王码头村前,是一条废弃的运河,几百年前,这条运河繁华至极,江北省南部有五成以上的货物,通过这条运河运输。
王码头村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个装货卸货的码头,一些商贩在此定居,逐渐形成了村庄。
但后来,一场大洪水,导致上游决堤,运河随即改道,绕过了王码头,王码头便只是一个村了。
以上这些,都写在村口的石碑上。
十一点二十,宋思铭到达王码头村,比预计的时间,还早到了十分钟。
卢宏轩已在村口等候。
“宋乡长,我又找王码头村的村民了解了一下,王培陵在村里的风评很好,这些年给村里做了不少好事。
“他自掏腰包,成立了一个助学金,谁家有孩子考上大学,奖励五千块,家庭条件困难的,还可以酌情增加。
“另外他还在村里开了一个加工厂,工人都是本村村民,工资待遇很不错,还给工人缴纳社保,就是王培陵自己不怎么赚钱。
卢宏轩将新打探到的情报和宋思铭分享。
这让宋思铭想起了望川县戚家庄村的村委会主任戚树茂。
戚树茂也是一心为村里的百姓着想,正是戚树茂的极力争取,青山醇才有了两地建厂的方案。
戚树茂非要留下青山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村民留下一个可以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
对于这类人,宋思铭一向充满敬佩。
“走吧,进村。
宋思铭说道。
王培陵家就在村委会旁边,是一栋两层小楼。
宋思铭和卢宏轩刚到,就看到几个人从二层小楼里走出来。
“还是人家王老板,说好年底结账就年底结账,一分不差你。
“不像某些人,说好的时间,说好的钱数,转眼就不认账。
“是啊,我这干了一年,钱没赚到,赚的都是账。
“谁不是呢,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我去年的账,还没要全呢!
几个人相互议论着。
通过他们的言谈,可以判断,他们是来找王培陵清账的,在农村做生意,很多都是攒到年底再一起清账。
所以,一些人又把过年,称为年关。
对于欠账的人来说,过年这一关,可是非常不好过。
宋思铭,卢宏轩与这几个人,擦肩而过。
大门开着,他们直接进院。
然后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从屋里传来,“王培
陵,那可是儿子结婚的钱,你都给了别人,儿子结婚怎么办?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说了年底清账就得年底清账,这是诚信问题。
回应的是一个男人。
“你对别人诚信,别人对你诚信吗?
“入股王培基的酒厂,说是年年给你分红,这都三年了,分红呢?
“去年发出去那一车货,说货到付款,到现在都没付款吧?
“还有……
女人滔滔不绝。
“行了,大过年的,能别翻旧账吗?
男人打断女人。
“你以为我想翻旧账啊?你要是有一座金山,有一座银山,我绝对不跟你翻旧账。
“可是,你没有啊!
“还有那个加工厂,在外地干得好好的,非得搬到村里来,给工人开高工资不说,还给他们交社保,一年光交社保的钱就几十万。
“你看哪个村的小加工厂,给工人交社保?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女人不依不饶,继续输出。
“我是想让他们老了,能有个保障。
男人解释道。
“他们是有保障了,你自己呢?
“儿子结不了婚,就没有孙子,到时候,谁给你养老?
“等你死了,连给你上坟烧纸的人都没有。
女人越说越激动。
此时,宋思铭和卢宏轩,都有些尴尬,人家两口子正吵架呢,他们站在院子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故意偷听呢!
而通过吵架的内容,他们也看出,王培陵的经济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王支书在家吗?
被发现站在院子里会更尴尬,宋思铭只能喊了一嗓子。
屋内立刻安静下来。
几秒钟后,王培陵的妻子孙秀梅,打开门,探出来半个身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