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51. 第五十一章 九畴

在洛邑停留数日,考察过地势后,白岄与辛甲陪同武王前往管国朝会。

管叔鲜带着蔡叔度、霍叔处,丽季带着先行到达管国的礼官和巫祝们,在城外相迎。

经过一年的营建,原本位于殷都王畿边缘的这座城邑,如今庙堂威严,楼阁高耸。

中原与东方各地的诸侯们已接到消息,陆续赶到管国,一时间城邑内车马辚辚,行人攘攘,十分繁华。

不过,这些热闹与巫祝们却没什么关系。

朝会前将在宗庙内祭祀先王,辛甲和白岄正带着巫祝们筹备一应事宜。

白岘坐在宗庙的阶下,拉着葞询问他们在殷都的见闻。

他有很多很多话想对白岄说,可眼见着姐姐忙碌,他不敢贸然上前打搅。

白葑捧着礼器经过,见他竟没有缠着白岄,讶异道:“阿岘这一年来跟在王上身边,倒是沉稳了许多。”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白岘起身拍了拍衣角的尘土,跟上白葑,“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白葑想了一会儿,“我们要摆几案和礼器,阿岘若还记得怎么摆放,就一起来吧。”

白岘接过沉重的礼器,不满地嘟囔道:“我在丰镐也是有跟着叔父学课业的啊,还定期向姐姐汇报过进度,怎么在你们口中,好像是我完全荒废了一样……”

白葑笑道:“那一会儿让阿岄考考你。”

“啊——?那还是别了。”白岘看了看头顶,气势霎时短了一截,“好不容易见到姐姐,要是惹了她不高兴,那多不好。”

“嗯?你又做什么了,要惹得我不高兴?”白岄捧着一束菁茅,与辛甲从宗庙内走出来。

“没有、没有啦。”白岘小心地将礼器稳稳放置在几案上,才一转身跳到白岄身旁,“我可是很听话的,不信你问太史。”

辛甲点头表示赞同,白岘虽性子活泛跳脱,但少年人心性,一说就改,比白岄和丽季那种犟脾气,可要好管束多了。

白岄将菁茅扎成锥状,摆在先王神主之前,“那就好。”

“巫箴。”辛甲看向她,“你在殷都如何?”

白岄拢了拢菁茅束,让它们能够稳定地树立起来,才起身回答:“与微子和贞人他们,相处得也算融洽。”

“听闻信使回报,你于半年前夺取大巫之位,想必其间也诸多艰险吧?”

白岘在旁切切地道:“是啊,刚才我听葞说起,姐姐招来了许多飞鸟,将它们当作神明的化身,以此杀了那些反对你的主祭,听起来就很危险啊。”

摆好了菁茅,白岄转身离开宗庙,告诫道:“先王神主面前,不要说这些。”

“哦……”白岘跟在她身旁,见几案、礼器、祭器都已摆好,蹭近了一些,抱住她一条胳膊,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姐姐,我真的很想你。”

白岄伸手敲了敲他的额头,“都这么大了,还喜欢撒娇,也不怕被人听到了丢人。”

白岘摇头,“那就让他们笑话好了,我才不在乎呢。”

转到宗庙一角的阴影处,白岘放了手,脸上的笑也收去了,“姐姐打算什么时候回丰镐呢?”

“我不能离开殷都。”白岄面色凝重,要改变商人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巫祝和贵族们各怀心思,她在殷都尚能牵制一二,一旦离开,之前所作的努力只怕都要付诸流水。

“可姐姐也知道吧……?”白岘面露悲色,低声道,“王上的病已越来越重了……我和医师们,没有办法……”

他们已经束手无策,接下去,就只能寄希望于神明了。

可这高天上的神明,有谁愿意聆听人间的祈祷呢?

白岄轻声道:“听闻先王曾受命于天,要去匡正商王的无道,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完成。如今王上想要在洛邑营建新都……”

如果新的城邑能够营造完成,将殷之民也尽数迁居过去,让他们接触周人的生活方式,假以时日,或许真能改变……

只可惜,同样是天不假年啊。

“阿岄!”丽季从一侧快步走来,一边絮絮地抱怨,“总算把那些事务都处理完了,怎么有这么多诸侯前来……”

白岄转过身,“内史,许久不见了。”

“让我看看。”丽季上前扶着她的肩,摘下面具,仔细打量了一会儿,皱起眉,“你的脸色不好,好像又瘦了,这样下去不行的。阿岄,这次随我们回丰镐吧。”

她在殷都,虽有三监驻兵作为后盾,可与贵族和巫祝们周旋的凶险,却无人可替代,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白岄劝慰道:“天下未定,谁又不是在夙夜辛劳?内史也比从前憔悴不少。”

丽季叹息,“可人的心力终究有限,阿岄,你一人要如何与殷都那么多贵族和巫祝对抗呢?他们哪一个不是城府幽深,心思叵测?”

“是啊……自从姐姐离开殷都,总觉得像在撑着一口气,很辛苦。”白岘也忧虑地皱起眉,虽然白岄的性子与从前并无不同,可他总觉得很不安。

“别胡思乱想了。”白岄摸了摸他的额头,“你没听葑和葞说起吗?我在殷都一切皆好,依然能担任主祭,你们有什么可担心的?”

朝会进行得很顺利,那之后,武王前往箕山拜访箕子。

箕山位于管国西南侧,山势低缓,流水淙淙,草木丰茂。

箕子隐居于此,对于前来拜访的众人谈不上欢迎,谈论了些治国的道理便命人送客。

白岄却不走,箕子看向神情冷漠的女巫,“巫箴不随周王一起回去?”

白岄立于松下,望着远处的山脉,东风吹至,大地一片新绿,“我将返回殷都,与王上并不同路。”

“听闻巫箴在殷都闹得天翻地覆,令微子与贞人很是头疼。”

白岄答道:“本就是微子和贞人,始终容忍我在殷都的种种行事。”

她倚仗的真是神明的力量吗?这种借口只能骗骗笃信神明的民众。

真正纵容她在殷都乱来的人,应当是微子启和贞人涅才对啊。

箕子摇头,“他们只是惮于你背后的三监和周王。”

“天色不早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