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相差多远没有明确的数据,孟晚晴只觉得这样的距离吓到了自己,本能地退了两步,知道周承只是太激动才这样后没有计较,收下了花。
“原谅什么?原谅你碰瓷的行为还是给你用的那些药?”孟晚晴说话时脸上一如既往的疏远,两指间捏住一片花瓣辗了辗。
孟晚晴就算已经不生气了还是想为难一下他,毕竟她花了钱,心情也被影响了,哪能一句话一朵……一盘花就过去了。
不能便宜他!
一听到“碰瓷”两个字,周承就跟应激一般,急切地解释:“我没想找麻烦,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两次来这里都会被蛰……”
话到此周承后怕似的又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危险后继续说,“我要是真的想碰瓷,我也不会拿自己的脸开玩笑吧,但是也确实是我唐突了……”
孟晚晴没打断他,顺着他的话看向他的脸,不知道他原来脸上瑕疵多不多,现在是挺多的,落日余晖打在脸上阴影突出后更明显了,确实有碍观瞻。
“……那天来得比较着急,穿了一身会吸引蜜蜂的衣服,还拿了一罐蜂蜜,又在没有穿戴好防护的时候惊扰到了蜜蜂,那次被蛰确实是我活该,但是上一次,我真的不知道是为什么,到现在我都没琢磨明白,可能……就是蜜蜂给你出气吧。”
周承将自己这两次的冒昧细说清楚也认了错,态度诚恳。
在听到“蜜蜂给你出气”的时候孟晚晴心情莫名被捧高,但是依旧不想轻轻松松的让他靠几句话就过去了。
她想着四处看了看,最后落在不远处的那片红绿相间的山上,伸手指向那儿,“喏!你知道那个荔枝园吗?”
郁镇种荔枝的人挺多,但是家附近的荔枝园只有孟晚晴指的那一片,是谁家的园子不清楚,但是周承知道是种了荔枝的。
周承点点头,“给你买荔枝赔罪就可以原谅我了?”
“不需要你花钱。”孟晚晴回头看向他,嘴角扬起一抹精明地笑,眉眼弯弯美不自知,“你帮我打听一下那家人是谁就好了,越详细越好。”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商业竞争?”周承下意识地询问,就在他以为自己嘴快会再惹得孟晚晴不爽时,后者笑容更甚了。
“是要商业合作。”孟晚晴说完就觉得自己说多了,敛眉故意怒斥他一句,“关你什么事!”
周承:“……”
“就这样,你要能打听到有用的信息,别说原谅了,就算是……”孟晚晴话锋突然止住,不想给周承任何好处,改了口,“就、就原谅!嗯!”
周承目光落在她脸上,看她从疏远变得有笑容和小表情后心里轻松下来,就算她没有口头明确说原谅他,但是心里一定是对他改观了。
今天这招是有用的!
不愧是他!
-
当晚吃饭的时候,孟妈妈和孟爸爸似乎约好了一般,一左一右夹着她坐下。
孟晚晴察觉到不对劲但是也没主动挑明,假装没发现二老奇怪的行为认认真真地吃饭。
郁镇虽然没有外卖没有霓虹华灯的街道,但是有家、有父母还有一桌热菜热汤,每一顿饭都吃得幸福满足,哪怕此刻父母的行为怪异也不影响食欲。
二老眼看着女儿一碗饭要见底了,还是先败下阵来,撤走了孟晚晴准备夹的那盘炒肉。
孟晚晴嘴里还嚼着,左右看了看,不慌不忙地放下碗筷,将食物都咽下后又端起汤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悠哉惬意又慢悠悠,最后砸吧了下嘴,说:“你们有话就说呗,再不说我都要吃饱了。”
孟爸爸先拿走了孟晚晴的筷子,眼神示意孟妈妈开口。
“晚晚啊,你和蒋家那小子有进展了吗?这都吃了一周多的饭了,有感觉了吗?”孟妈妈话语直接到吓人,听着跟他们今晚的行为一样古怪得很。
“你们就为了问这个啊。”孟晚晴向后靠着椅子,无奈地抬了抬头,然后眼珠子左右提溜了一遍,确定以及肯定地回答,“我们只是同学,以后也只会是朋友,清楚?明白?”
“还是没戏啊。”孟妈妈满脸失望,蒋辛珩条件真的不错,年龄也刚刚好,太可惜了。
孟爸爸倒是没多大的反应,只是抬手轻轻拍了拍孟晚晴的肩膀,最后在她伸手时将筷子还给了她。
还没来得及继续吃饭,孟晚晴的筷子又被孟妈妈拿走了,“你先别着急吃,没人跟你抢。”
“那今天来的那个周……周什么来着?”孟妈妈一下子忘记了,看向孟爸爸。
“周承。”
“对对对,周承。”孟妈妈继续问,“你们又是怎么回事?”
提到周承孟晚晴才记起要提醒父母的事情,瞬间夺走了话语主导权,将最近在蜂园发生的事情加了点主观色彩说了一遍。
“……本来我以为他是来找茬的,但是今天傍晚他都跟我解释清楚了,这事情也就算过去了吧。不过!你们别遇到人家说什么老师的儿子啊就领进家门,那不是你们未来的女婿,你们要随时保持警惕,懂不懂?”
孟晚晴越说越起劲,一时间不知道谁才是家长。
孟妈妈被说得一愣一愣的,倒是孟爸爸清醒,抬手给了孟晚晴额头一个“栗子”,“才放手就敢教育起我们了?”
“爸!很痛耶!”孟晚晴顿时破防,捂着自己的额头不爽道,“我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别再用小时候的那套了。”
“你就是长再大在我这里也是不够看的!”孟爸爸说完直接拿走了孟晚晴的碗,顺便让孟妈妈将筷子和汤一并撤了,“没大没小,你都吃完了,我和你妈吃什么呢?去厨房把锅刷了。”
“我……”孟晚晴看着瞬间翻脸的父母语塞了,满肚子吐槽的话都堵在喉咙里,最后捂着头乖乖起身去厨房刷锅了。
-
今年年初,郁镇新一轮的建设计划提交并且审批通过,几个月的全国招标也渐渐落在了实处,有几家不错的企业联合承接建设,最最要紧的就是修路。
去年大路铺开后郁镇也有了一条来回市里的公交,比以前便利了不少,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以前家家户户自给自足,够生活温饱就满足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那个年代郁镇外出了很多务工的人,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回来扩大家业,有的人干脆直接在外扎根落户,而那些规模扩大的人家开始走外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