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85.万树梅花月满天

送王熙凤离开京城后,宝钗和探春都忙着各自的家务事。湘云被接回了史家,预备着年后搬回金陵。宝玉忙着读书做学问,迎春和惜春跟着先生学画画。

只有黛玉闲着无事做,她便常去薛姨妈处,和英莲凑在一起读书作诗。

年关将近,林如海也接黛玉回自己家了。贾母虽不舍得黛玉走,但林如海再三说明正月里一定会将黛玉送回来,贾母这才放了心。

往日里还有宝玉黛玉湘云在她跟前逗趣,如今宝玉没空,湘云回了家,就剩了一个黛玉也要回家,实在怨不得贾母心里空虚。

无论多么想制造出热闹欢腾的过年气氛,贾母却越来越觉得,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热闹了。

贾政和王夫人以及三春姐妹都尽量想让贾母开心些,贾母也只好强颜欢笑。幸好还有薛姨妈一家一起陪着,才显得热闹一点了。

过了新年,正月里又是各处亲友来拜访。其中地位尊崇的人,贾母也要亲自接待。

那日,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都来贾府略坐了坐。往年她们断不会亲自拜访,据贾母所想,应该是看到贾政这几年屡屡被皇帝看中,因此他们几家也都以为应当重视些,所以才来走动。

南安太妃又说贾家的姑娘都极好,就想看一看。正好林如海带着黛玉也来拜访,贾母便吩咐人将黛玉探春宝钗都叫来。迎春行动不便,惜春年纪小,贾母就没让她们两个过来。

前几年贾母寿辰时,南安太妃也曾见过宝玉和探春,只是又过了这几年,没想到探春更出色了,黛玉和宝钗两姐妹也是沉稳大方,温和娴静的。

闲话几句,又赏了礼物后,三个孩子便先离开了。

而南安太妃却有了别的心思。

她看着贾母,笑问道“不知几位姑娘可都相看好了人家?”

南安太妃此话却戳中了贾母的心事,让她联想到迎春的事,虽心里不太情愿,但面上不显,笑答到“她们年纪还小呢,还没有考虑这个。 ”

“这么好的姑娘,趁早相看几个好人家,也是好的!”南安太妃说罢,就喝了口茶。

北静王妃不过二十多岁年纪,此时也附和道“前几日倒见过几家公子,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品貌不俗,堪称青年才俊呢!”

王夫人一直注意着贾母的神情,此时见贾母无意附和,她就补充了一句“太妃和王妃有所不知,这几个姑娘自小体弱多病,她们也都是一处长大的,三个人吃的药一年四季都不曾断过,如今年纪还小,老太太心疼,就想着多留几年呢!”

“正是这样。”贾母也笑着点头,很是赞同王夫人的说法。

虽这样明摆着拒绝了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但为了孩子们,也少不得表明态度了。贾母无心靠着姑娘们攀附权势,这大约也是迎春的事让她得到最深刻的感受吧。

南安太妃也没有不悦,点头笑说“也是这样道理,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当然不愁出嫁了,不如多留几年,全家团聚,也是好的。”

“老太太心疼孙女们,自然要多为她们想了!”北静王妃又道“只是日后要看人家,我可是自愿做个媒人的!”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自然面上更要感谢她们的理解和体谅。

邢夫人虽一直在旁陪着,只是想到迎春不得来,自己也插不上话,心里竟然也有些无趣,就只是陪着吃茶看戏罢了。

心里也不由得遗憾,自己嫁到贾家多年,也没有个一儿半女,不然此刻,也该考虑孩子们的亲事了。如今已五十岁的人了,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嫡子贾琏和她不亲,迎春虽尊敬她,但她自己又看不上迎春。况且丈夫贾赦又是那么个人,自己更没意思了。

想到这里,邢夫人不禁多喝了几杯酒,待送走南安太妃和北静王妃后,邢夫人面色微红,已有三分醉意了。

贾母累了,便无意再会宾客,回去歇着了。邢夫人看着王夫人独自应付着宾客,难得主动陪着一起应酬。席散后,二人还一同去看了迎春。

正月里王夫人和李纨都忙着应酬,家务事只能都交给探春。幸而她一年多锻炼下来,已经很是得心应手,虽然累一点,但并没有半分疏漏,反而较之平日,下人们行事更谨慎小心。

*

初八日中午天阴沉沉的,到了傍晚就开始下雪。

探春晚上还要向王夫人汇报一天的大小事务。当晚贾政自然也在,他又将宝玉和贾珠李纨贾兰都叫了过来,一家三代人难得这样团聚。没有任何杂事干扰,也没有需要谨慎的地方,发自内心的平静放松。

至亲血缘的关系就是无需做任何额外的事,自然相处,就足够亲密。

地下一盆炭火热烘烘的,炕上贾政贾珠宝玉父子三个坐在一处,讨论着宝玉读书的事。探春像小时候那样窝在王夫人怀里,李纨抱着贾兰,逗他说话。

连探春这样冷静自持的人,都不禁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平淡的喜悦快要溢出来,她舒服得眯着眼睛。王夫人一下下抚摸着她的后背,像抚摸一只橘猫。

探春忽然感到有人拽她的发辫,一睁眼就看到贾兰圆嘟嘟的脸蛋离她极近,很快地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又嘻嘻笑了起来。

“这么小,就这么调皮了吗?”王夫人摸了摸贾兰的头,语气中满是对小孙子的喜爱。

贾兰不过三岁多点儿,话都说不清楚,长相又极可爱,俨然是小时候的宝玉。

王夫人虽心里喜爱贾兰,却是让李纨自己抚养的,平日也很少插手管教。因为她心里知道长子对母亲的重要性,自己不能也不应该剥夺儿媳妇的天性。

探春起身抱着贾兰,拿了一块点心逗他玩。旁边的宝玉看到了,就笑着指着探春,刚想开口打趣一句,立刻觉得不妥,就没说话了。

“瞧你那样,肯定嘴里没什么好话!”王夫人看到宝玉欲言又止的样子,首先出言笑他。

宝玉心里知道刚才想说的话极不妥当,也不出言辩解,有些尴尬地皱了皱鼻子。

“二月份你打算先去考一次试试吗?”贾珠笑问宝玉。

贾政也含笑看着宝玉。

宝玉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我入学虽早,却一直懒怠考试,如今理应当抓紧时间才对。就算侥幸过了这三场,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更不应该轻易放弃!”

王夫人难得见宝玉这样知道上进,高兴地红了眼眶,口中只念道“我的儿,你终于长大了···”说罢,眼泪却掉了下来。

探春见状,忙和李纨一起安慰王夫人,捡一些夸奖宝玉的话来说。

贾政其实并无所谓宝玉能不能考的中,但宝玉如今有这样的志气和决心却让他尤为惊喜,就拍了拍宝玉肩膀笑道“不论考中与否,重要的是学习与磨练心志。”

贾珠听了,便细细说了一些自己当年考试的经验,又叮嘱了许多小事。宝玉认真读书也才三个多月,贾珠并不抱多少希望,这次考试只当做为宝玉积累经验了。

“宝玉不过说那么一句话,也值得夫人流眼泪吗?”贾政起身坐到了王夫人旁边,故意又来逗她。

岂料王夫人却很认真说道“我哪里不知道宝玉的性子?他往日一说起读书就万分痛苦,如今却主动要读书,要考试,我只当是祖先显灵,让宝玉变了性子,这样懂事岂不是好事吗?老爷却来打趣我。”

贾政却道“焉知他是不是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也许考了一次没有中就要放弃了···”声音很低,贾政也不想让宝玉听见。贾政之所以这样说,也是不想让王夫人期望太高,到时候又太失望,反而落差太大。

“不论如何,既然有了这份心,日后总是不一样的。”王夫人依然神情认真。

“也许二哥哥果真是变了性子了,父亲莫要轻看他呢!”探春也低声道。

“你这孩子!总是站在你母亲那边!”贾政笑了笑,又道“我以后再也不泼冷水了,也与你们站到一处好不好呢?”

说罢,贾政果真又对宝玉道“你若中了秀才,我许你一个要求,如何呢?”

“父亲,任何事都可以吗?”宝玉也笑道。

“任何事,任何东西,只要我有的,当然可以。”贾政很是豪气地开口。

“那就多谢父亲了!”宝玉起身,对贾政行了礼。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老爷的性子变得可真快!”王夫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