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办公室。
任主任今天依然在外出差,办公室里只有冉醒和蓝若楠这个小姑娘相顾无言。
据冉醒观察,蓝若楠的上班生活可谓十分枯燥乏味。
有村民上门咨询问题时,她简单回答几句,很快将人打发走。没人上门咨询,她则拿出手机,刷短视频。
但短短两天,足以冉醒得知,蓝若楠是这里十里八乡难得的大学生。
说起来,这个村委会的成员组成挺有意思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干部,蓝若楠是这里唯一一个零零后小姑娘。
这也导致了其它办公室的人,在使用电脑过程中,遇上什么难题,都来找蓝若楠。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对这群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年干部而言,想要上手不容易。
冉醒不知蓝若楠怎么帮人家解决的,据冉醒观察,蓝若楠的电脑使用技术并不怎样,刷手机才是她的强项。
呆坐了半会儿,冉醒有些挂心草莓园的采摘情况,和蓝若楠提出自己要到草莓园看看的请求。
蓝若楠抬眸,看向马路对面高高悬挂的太阳,有点想不明白冉醒为什么那么想不开,坐在办公室吹空调不香吗,非得出去找罪受。
蓝若楠想了想,今天应该没什么急事需要处理,大方同意冉醒的请求,这样也省得她应付不知何时会串出来的冯总了。
草莓园外一片荒芜,土路崎岖,泥泞不堪。
要不是远处有一望无际的帐篷,冉醒很难想象这里种植的大片的草莓。
毕竟就这周边的生态环境,放在城里,十足一个破败的垃圾场。
踩着脚下泥泞的乱石路,冉醒往种植棚的方向走,走进时,发现不少妇女正忙着将刚摘下来的新鲜草莓装箱。
夏季太阳一早高挂天空,不少工作人员戴着草帽遮阳,身上热汗滚滚,顺着脸颊、胳膊滑下,转眼消失在泥地里。
这样的高温环境,草莓保鲜是一道难题。
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加快手下的装箱速度,把刚摘下来的草莓装进运输箱,快速搬到冷藏转运车上,保持草莓的新鲜度。
冯总不在,冉醒头戴遮阳帽,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走进搭着帐篷的草莓园。
周围的人在忙着采摘草莓,没人注意她略显奇异的打扮。这里的人像是不怕这猛烈的紫外线似的,头戴一顶普通的草帽是唯一的遮阳设备,脸颊完全不遮挡。
冉醒则是全副武装,只露出一双明艳的桃花眼。
她刚踏进草莓种植园时,就发现脚下土地的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土地应是硬实的,可她脚下这土地却柔软稀烂,一脚踩下去就是一道坑。
草莓园人来人往,冉醒脚踩进去,松糕小白鞋往下陷下3厘米,洁白无暇的鞋面在走动中,不知何时沾上一抹泥巴。
冉醒不是第一次来草莓园。小时候在国际学校上学,老师会时不时组织课外游学活动,沪市郊外的草莓园就是她们学校每年课外实践必打卡之地。
小时候,同学们去到草莓园都异常兴奋,下车就急冲冲投入到草莓的采摘之中,因为老师说了,摘多少都算作他们个人的劳动成果。
高中以后,她们不再需要到种植园体验各种采摘活动,但因为小时候留下的愉快记忆,她曾多次缠着陆飞陪她去草莓园采摘新鲜的草莓,美其名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最甜美的。
这么多年积累下的采摘经验,冉醒对草莓园的土地环境算是十分了解的,无论如何,绝对不会出现泥巴粘在鞋面的情况。
如果是因为前几天下雨导致的土地潮湿,可草莓园盖着遮雨棚,按理说雨水是不能渗透进来的。
草莓幼苗经不起大雨的冲刷,有经验的种植人员都知道草莓幼苗需要精准定量浇灌。如此想来,这草莓种植园潮湿的土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冉醒尝试蹲了一会儿,发现这采摘工作确实是个费腰的活儿,她站起来时,眼冒星星,大脑一片眩晕,估计是有点低血糖。
冉醒走出种植园,看到冯总在站在运输车前指挥工人把装箱的草莓搬运至冷藏车厢。
冉醒走过去,和冯总打招呼。
“冯总,今天收成怎样?”
冯总见到冉醒,略显诧异,如实道:“这几天收成很不错,就是人工不够,不少熟透的草莓烂在土地里,损失惨重。”
“这几天气温高,常年居住在这里的妇人之前没有帮人家打工的经验,工作态度有些消极,做事态度懒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冉醒哑言,想说这采摘工作确实辛苦,但看到冯总顶着烈日,有条不紊指挥工作的模样,她突然不知如何开口。
各有各的辛苦。
“冯总,我到这附近转转。”冉醒和冯总告辞,走出草莓种植地,勘测周边的地形环境。
这是他们的专业习惯,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设计师,实地勘测、调研是他们画建筑图前必备的工作。
这年头,建筑设计师这一行业可不好干,相比其他坐办公室可以完成的工作,这一行业多了实地考察、调研,需要面对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这也是她妈宋珂如此反感冉醒进入这一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冉醒顺着草莓园往下走,想要弄清楚这草莓种植园用于浇灌的水源来自何处。
她一人走在泥泞、凹凸不平的乡村小道上,远处是层层叠叠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原野。
越往下走,土地越是荒芜。
可以想象,如果这一片土地没有开发用来种植草莓,本来应是一片荒芜之地。
这地方远离祥云村,按照她刚刚下来的脚程,要从祥云村寨走到这里,至少要步行一个小时,这无疑为村民下山工作增加了劳动时间成本。
冉醒回头,望着远处的高山,祥云村寨早已落在她身后。
这片土地的居民,依山而居,远离繁华的都市,常年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基本处于一个与世隔离的状态。
毕竟,要想去最近的镇上赶集,开车至少也需要30分钟,步行就另当别论了。
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是有工作,这里的人连大山深处都走不出去,谈何脱贫、如何才能实现致富。
冉醒一边思考俗世难题,一边查看水源。以至于她没发现不远处迎面走来一群人。
凌毅青陪着一群下乡考察扶贫基建工作的干部,视察当地的水土环境资源。
他一边回答领导的问话,一边思考这基建工程应该如何展开。
领导话里话外想要表达的意思,凌毅青很了解。
“没钱!”简单来源,要求他们这群基建工程师,花最少得钱办最大的事。
即使是形象工程,你也得给我搞一个出来。
祥云村村支书凌正话里话外都在争取县政府给他们村的基建工作多拨款。没有例外,被县书记张忠一一揭过了。
凌毅青听着这群人你来我往的官话、客套话,无奈跟在身后,一边给领导算工程费用,一边听领导给建议,如何降低耗材,节约成本。
冉醒迎面走过来时,凌毅青远远就看到了。
她头戴天蓝色全脸面罩遮阳帽,一人走在野草丛生的小道上,手里拿着一根草,神态轻松,像个外出踏青的小姑娘。
然而,这样的炙热的天气根本不合适外出。在凌毅青看来,冉醒此时应该呆在温度舒适的空调房里,而不是在这荒芜边际的村野小道上闲逛。
前方传来隐隐约约的谈话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