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12.舌尖上的奈桔

※奈桔美食文,7500字一发完※

------------------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犬夜叉》中战国第一阴谋家、人见城城主奈落先生,和他的夫人战国第一巫女桔梗小姐,来到北京做客。他们将进行吃吃玩玩一日游,将由我带两位行走经典民俗路线,品尝北京美食!”

这是奈落和桔梗第一次出国,下飞机的时候,看到装修豪华的大兴国际机场里人流如织,各种科技便捷无比,还有乘坐机场大巴一路走向城区时,回头看到远处的机场轮廓,像一只盘踞在广袤平原上的火凤凰展翅欲飞,不禁感叹:

天朝上国,果然不同凡响。

非常期待这里的民俗美食。

不过……奈落搂着桔梗的肩膀,向主持人提出一个私人要求:“这里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运气?我去年运气可不是太好。”

和桔梗或者放桔梗一人出门,碰到枫之村那条狗的次数有点多。

流年不利。

主持人:“啊,这个好说,来,这边走,就在宾馆不远处,就有奈落先生您说的地方哦。”

一面照壁出现在前路,绕过照壁,一副牌楼,匾额上书写一行大字。

敕建白云观。

桔梗:“这是?”

主持人:“白云观,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现在是正月,白云观正在做拜太岁法会,道长们连天做法,奈落先生可以参加哦,请问奈落先生的属相是?”

奈落:“……”

他一个由鬼蜘蛛的邪念与无数妖怪融合而成的存在,虽然五十多岁了,但真没管过自己的属相这玩意儿,所以,不知道。

“不知道。”

“呃,那好吧,也不重要。就当您今年犯太岁、害太岁、刑太岁、破太岁。您报名吧,道长为您做法赐福!”

桔梗拉着奈落,为他登记报名。天朝上国万国来朝,想来也会照拂奈落这位海外来客。

身穿紫色与蓝色鹤氅法衣,头戴慈航冠,脚踩云鞋的三位道长,手持笏板,走禹步,步罡踏斗,口中诵唱,为广大信众赐福。旁边分列的一排穿深蓝色道袍的道士,鼓瑟吹笙、抚琴唱念,一遍遍不停歇。

主持人介绍说,每年正月,这里都要做拜太岁法会,这时候整个白云观人山人海,热闹得很。

“相信奈落先生在新的一年,运势会很好的。”

奈落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说:“好。”

那条傻狗,给我奈落滚远远的,哼。

出来白云观,主持人道:“那么,正式开始今天的行程吧!”

【第一站:护国寺街】

主持人:“看到路口大大的‘护国寺’三个字了吗?这里是古护国寺的遗址,这条胡同就叫‘护国寺街’。两位跟我来,看,进入胡同五十米左手边这个叫‘护国寺小吃’的店,集京城传统小吃于大成哦!”

奈落:“我要尝尝传说中的豆汁。”

桔梗:“我和主持人去买吧……队伍还挺长的。”

主持人:“当然啦,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吃早餐,很多都会来这家店呢。”

桔梗点了个琳琅满目。

豌豆黄、京八件、驴打滚、奶油炸糕、糖耳朵、豆腐脑、酱鸡腿、豆汁。

两个人品尝起来。

奈落早就听过豆汁的大名,喝下一口……

“这是泔水??”

他眉心紧蹙,一张俊脸都扭曲起来。

桔梗用手机浏览豆汁的做法,“豆汁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主持人:“能卖给游客的豆汁,已经是改良过的啦,正宗的别说你们,我们老北京都有很多人喝不惯。不过奈落先生您再多喝几口,习惯了就会觉得还不错呢。”

是吗?奈落将信将疑,又喝了两口。

哦?居然觉得顺口点了。

行吧。

沿着护国寺街向东走,正能看到老城区胡同里的真实生态。新时代与旧时代碰撞在一起,百年历史的老巷里,停着一辆辆新款车。胡同里停车空间确实拘谨,很考验技术,任你是凯迪拉克宾利,也得乖乖贴着马路牙,和别的车之间保持紧巴巴的感人的近距离。

那些门前什么都没有的,多半是租客们合租的大院子,年轻人工作辛苦,没时间打理门面。而那些门前种满了各种花草,还挂鸟笼,养八哥画眉的,老北京退休人员无疑。他们还拎着鸟笼在邻里之间散步,或是在谁家门前,搭一个象棋桌,两人对垒,一圈人围观。

走在街道上,偶一抬头,成群的鸽子飞过,盘旋着落在谁家楼顶,这才发现,原来那家人在房顶上养鸽子。

主持人介绍说,这里的鸽子很多都有功勋,脚上佩戴了勋章。毕竟,每逢天安门广场搞庆典活动,放飞和平鸽活动的参与鸽,就是从这些鸽子里选的,都得是形象好的鸽子。

“那是什么?”奈落指着前方出现的,一个似乎是大户人家的府邸,其院墙长长的看不到尽头,里面的房子红墙金瓦,一看就不一般。

主持人介绍:“这是恭王府,所有王府之最哦。里面不仅有大花园,还自带跑马场呢。门票35元一张,我们进去吧。”

【第二站:恭王府】

雕梁画栋,珍奇异宝。

自带观音石、跑马场、山水花园、龙王庙和狐仙娘娘庙。

桔梗发表感言:“人见城也算恢宏的府城,可是和这里没法比。”

扶桑弹丸小国,干嘛和天朝上国比?

奈落:“桔梗,你是在嫌弃我?”

桔梗:“没有。”

奈落:“哼。”

主持人:“哈哈,大家看,这对夫妻的感情真的很好啊,一切尽在不言中。”

顺着恭王府西边的柳荫街一路北行,经过从前的“涛贝勒府”——如今的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至一个三岔路口,向左转叫羊房胡同,向右转叫“后海南沿””前海北沿”。

主持人带着奈桔夫妇,向右转,进入赫赫有名的什刹海。

【第三站:什刹海】

老北京城内的水系是全连通的,行船可以从城区一路到颐和园。

从故宫东面的□□,到北海公园的水系,再往北是前海和什刹海。现在奈落和桔梗行经的,就是什刹海。

正月冬天,什刹海成为了滑冰场,每年皆是如此。滑冰车、冰刀,还有其他冰上娱乐,都被妥善划好了分区。

有骑着自行车,车尾座有着一大扎糖葫芦的小贩,慢悠悠路过奈落和桔梗。

“糖葫芦!又甜又酸的糖葫芦!两位要来吗?”

当然。奈落立刻买了两串。他人见城主奈落有的是钱,这种才10元一串的玩意儿,来者不拒,买买买!全买给桔梗!

“好酸!”桔梗说。

奈落:“挺好吃的。”

桔梗:“嗯,好吃,酸酸甜甜,不粘牙,冰糖咬在口中很纯粹,滑溜溜的,甜丝丝的。”

奈落:“你喜欢,我把这个小贩买下来,常驻人见城给你制作!”

桔梗:“……”

小贩:“……”

主持人:“大家瞅瞅,奈落先生真的很爱桔梗小姐啊。”

看着冰场上人头攒动,那么欢乐,桔梗有点跃跃欲试。可是,滑冰这种技能,她不会呀。虽然是强大的战国巫女,会许多法术技能,还能将各种妖怪杀得片甲不留,但,她从没有尝试过滑冰呢。

机会难得,试试吧。

桔梗想滑冰,奈落就不滑了。他得保护桔梗呢,不然,他和桔梗一起摔了怎么办?指望节目组这个傻叉主持人扶他们?算了吧,他奈落才不要让桔梗看到自己生疏无能的一面。在桔梗面前,他必须是无所不能强大可靠的,嗯,必须,他要牢牢抓住桔梗的心。

于是,穿上冰刀的桔梗,磕磕绊绊,被奈落扶着腰,在冰面上滑着,像幼童学步一般。

奈落个子足够高,即便桔梗穿上冰刀,也矮他一截。他转过身面向桔梗,双手拉着她的手,慢慢倒退带着她滑行,不让桔梗有一点点摔跤的可能,呵护备至。

主持人道:“要学会滑冰,不摔跤怎么行呢?大家都是摔着摔着熟练的。”

“闭嘴,那都是无能的人类。”奈落振振有词,“我的桔梗才不需要同他们一样,她有这个能力。”

主持人笑着说:“也是,奈落先生说的没错。这样爱惜自己的妻子,真令人羡慕。”

【第四站:烟袋斜街】

在什刹海和前海连接处,横跨有一座拱桥。走过拱桥,再往北不过二十米,向右一拐,就到古老的烟袋斜街。

主持人激情讲解,这条街虽然全长只有230米,但却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元代时候就有了。现在街上的“广福观”“三元伏魔宫”“大清邮政信柜”,都保存完好,一整条街都保存着昔年的风貌。

当然,人家叫“烟袋”,明显是从前卖旱烟水烟的。现在自然不再搞这个,烟袋斜街就成了传统的商业街,这里有好几家百年老字号的美食店呢。

主持人:“来了来了,庆云楼!”

顺着主持人的手指,一栋古老的二层小楼伫立,人气鼎沸。

主持人:“始建于1820年的庆云楼饭庄,人家活到现在哦!我看看表。午饭时间到了,请两位走进庆云楼吧,品尝一下著名超火美食——北京烤鸭!”

【午饭菜单:】

北京烤鸭

庆云楼炙子烤肉

抓肉里脊

京味炸灌肠

金汤海胆豆腐

水墨云雾山药

九宫格点心饼

老北京酸奶

主持人:“是不是点的太多了?”

桔梗:“嗯,吃不完的我们用真空打包,带回去给神乐神无也尝尝。”

奈落:“桔梗说得对。”

那么,开始享用吧!

不说美食,就他们坐的这个临窗的位置,光外面的景色,都值得花大价钱了。

古色古香的老楼,雕花隔窗外,正能看到前海。俯瞰前海,无数人滑冰嬉戏。

前海中心有座岛,岛上亭台楼阁,树景如云。正月这会儿,树枝上都缀了红灯笼,围着岛连成片。穿着冰鞋和大红棉袄,头戴醒狮帽的小朋友们从岛边滑过,抬起手想要触碰灯笼,因触不到就跳起来,落地的时候不出意外摔趴在冰面上。所谓人间烟火太平盛世,不过这般。

奈落在给桔梗卷北京烤鸭。

夹三片烤好的鸭皮,和两片鸭肉,放在薄薄的面饼上,再加两条黄瓜段、两条山楂段、一点葱丝,蘸一些甜面酱,撒上糖。精心用面饼卷好这些,放在桔梗的盘子里。

“尝一尝,桔梗。”

庆云楼的烤鸭是必点菜品,皮脆柔嫩,色泽金黄。桔梗一口咬下去,露出的那种眼神告诉了奈落,她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桔梗说:“这个鸭皮真好吃,是我此前从未试想过的味道。”

用筷子直接夹上一片鸭皮,蘸上糖送进口中,甜而不腻,热热的油和脆而不焦的鸭皮入口即化,桔梗不禁又吃了好几片。

奈落吃了块炸灌肠,“这灌肠里没有肉?”

主持人解释:“红薯粉做的,用猪油煎成。”

桔梗也尝了一块,“味道薄脆爽口,沾上蒜汁吃,一点也感觉不到腻呢。奈落,你尝尝抓肉里脊,据说也是庆云楼的招牌。”

奈落:“外酥里嫩,酸甜适口。哼,天朝上国的美食厨艺,确实值得肯定。”

桔梗:“难得你也会去肯定别人。”

奈落为桔梗盛了一碗金堂海胆豆腐,“我从始至终都最是肯定你呢,桔梗。”

主持人微笑:“哈哈,朋友们看,奈落先生连吃饭也不忘和桔梗小姐秀恩爱呢。”

金汤海胆豆腐,豆香十分浓郁,质感柔韧有劲,口感滑嫩,并且吸收了海胆、虾仁的海鲜美味,色香味样样都是绝伦的品质。

主持人表示:“这道菜会有一点维维豆奶的味道呢。”

桔梗问:“什么是维维豆奶?”

主持人:“对哦,二位没有喝过维维豆奶。回头可以去超市买一袋,晚上入睡前喝一杯,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两个人又尝了老北京酸奶。

桔梗:“这酸奶很稠呢,竟要用勺子舀。”

主持人:“这就是老北京的特色哦,但凡外来游客,都要喝一喝尝尝。对了,下午我们的路线上,有一家经典的奶酪店,两位可以购买它的奶酪,地道的老北京风味小吃,宫廷奶酪风味。这放在从前,都是格格阿哥们吃的。”

桔梗:“奶酪……这个发音,和奈落的中文发音有点相似。”

奈落:“???”

除去庆云楼,烟袋斜街还有一家百年老字号传统饭馆,叫“东兴顺爆肚张”。

照主持人的话说,来北京耍,怎么能不吃爆肚呢?

桔梗来挑选爆肚种类,选了百叶、肚仁和散丹三种,都是脆的,桔梗喜欢脆爆肚。

这家东兴顺里除了爆肚,还有不少小吃。奈落为桔梗点了一碗杏仁豆腐。

主持人:“味道怎么样?”

桔梗:“爆肚很脆,麻将蘸着吃起来好上瘾,明明在庆云楼都吃了那么多东西。杏仁豆腐甜甜的,我平时不怎么吃杏仁,但这个工艺处理下,显得杏仁也很好吃。”

主持人:“奈落先生怎么停下了?”

奈落:“别吵,我在欣赏桔梗吃东西的样子。”

【第五站:鼓楼】

桔梗觉得,自己的肚子像个球。

吃的有点多。

所以,沿着烟袋斜街漫步时,桔梗一边揉自己的肚子。

虽说老式的烟枪已经随着时代发展成为文物,但烟袋斜街还是有老字号店铺售卖鼻烟。

鼻烟是由发酵烟叶粉末调香而成,用鼻子吸的。早先里头还有烟草,但经过发展演变,就成为了非烟草型鼻烟,在明清时期多为皇室贵族所用。主要风味按着天朝上国的类型总结,分为酸、膻、豆、糊、甜五种。

除开这样的老店,往南锣鼓巷的路上走,还有许多历史积淀的商业。

烟袋斜街东面出口向北一两百米,就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一座地标建筑,鼓楼。

所谓“晨钟暮鼓”,有鼓楼,就有对应的钟楼。古代没有手机手表,报时很大程度上依赖敲钟和击鼓。

如今鼓楼是对外开放状态,可以上楼去参观,除了能在展厅里看到钟鼓楼的历史沿革等知识,还能欣赏击鼓表演。

奈落搂着桔梗的肩膀,两个人一起看了击鼓表演。鼓楼里遗存的鼓,有25面,中间为首的是大鼓,其他24个是小鼓。

三名鼓手准时来到主鼓前,开始击打鼓面,鼓声雄浑有力。

主持人介绍说,鼓楼的击鼓表演,鼓点在每个季节都不一样,会随着四季交迭变化。

奈落的感言是:“比人见城的鼓手敲得好。”

桔梗掐了一下奈落的腰,想埋怨他不要乱说话,想了想还是没有出声,静静靠在他肩头看敲鼓。

【第六站:南锣鼓巷】

主持人:“来了来了,最古老的名巷街区,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就在鼓楼东面几百米的地方,一条将许多东西走向胡同串起来的,南北走向的老街。被它串联的这十六条胡同,都是历史悠久,如今仍住着居民的生活化地区,还不乏不少名人故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