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25. 你不过是个太监

林落元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她垂下双眸,不让他瞧见她厌恶的神情。

待宋案走后,林落元低低叹息一声。

算了算了,不就是睡一觉吗?宋案长得帅,身材也不错,说不定还是月华神君的转世,跟他睡觉,她不吃亏。

夜幕如墨,重重地覆在巍峨宫墙上,唯有昭阳殿内,烛火熠熠,炭火噼啪,驱散了周遭的寒意。

林落元着一袭寝衣,乌黑的长发披散着,半倚在床头小憩。

不多时,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阵裹挟着寒意的冷风瞬间灌了进来。

宋案大步迈入,冷峻的面庞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棱角分明。

他目光在林落元身上稍作停留,将披风随意地丢在一旁的榻上,大步朝着床边走去。

他的动作急切又粗鲁,全然没有半分温柔。

林落元只觉一阵剧痛袭来,瞬间紧紧攥住了身下的床单。

她脸色也苍白了几分,忍不住轻呼:“轻点。”

宋案微微一怔,动作随即放缓。

林落元紧咬下唇,一声不吭,只有微微颤抖的身躯,泄露了她此刻的痛苦。

一切结束后,宋案侧身躺在榻上,抬眼间,恰好捕捉到林落元依旧紧蹙的眉头,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愧疚。

他伸手轻轻抚上林落元的发丝,声音不自觉地放柔:“方才弄疼你了……你未经人事,为何不早点同我说?”

林落元偏过头,避开他的目光,声音略带沙哑:“即便说了又如何,陛下会顾念臣妾吗?”

宋案沉默片刻,长叹一声。

他将林落元轻轻揽入怀中,轻声道:“是朕莽撞了,往后定不会如此。”

林落元靠在他怀里,思绪早已飘远。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细碎地洒在床榻之上。

宋案早已起身离去,林落元看着身旁空荡荡的位置,讥讽一笑。

这时,肖锦书趁着送茶的间隙进来,他直直望着林落元,目光有些复杂,压低声音道:“娘娘可想杀了陛下复国?”

林落元骤然抬眸望向他,目光审视,冷声道:“你不过一小小太监,竟敢妄论此事,不要命了吗?”

“娘娘,奴才的命不值什么。只是娘娘,你甘心一辈子被人肆意欺辱吗?”肖锦书脸上毫无惧色。

“你说的是你自己吧?”林落元轻笑道。

“奴才和娘娘,不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罢了。”肖锦书微微低下头道。

“你想怎么做?还有之前你提的那件事,我会给你寻个跳板,成功与否,就看你自己了。”

“娘娘。宋国虽灭,可忠心宋国之人不在少数。陛下能杀得了一个、两个,却不能杀尽天下人。奴才愿为娘娘鞍前马后,发展势力。”肖锦书骤然抬起头,阴翳的双眸中浮起一丝光亮。

“你想要什么?”林落元审视地望着他。

“奴才,不过是想和娘娘,一起博个天下罢了。”肖锦书嘴角轻轻勾了勾。

“你真是好大的口气!”林落元嗤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欣赏。

此后,宋案时常留宿昭阳殿。

每次前来,他都对林落元呵护备至,试图弥补那晚的鲁莽。

林落元也愈发擅长伪装,在宋案面前,她是温柔体贴的淑妃,可背地里,她与肖锦书的谋划愈发紧密。

她借机让肖锦书展露才智,果不其然,宋案瞧见他如此机灵,立刻将其调到御前伺候。

起初,宋案只是让肖锦书干一些端茶送水的粗活,但发现他机警聪慧,见解独到之后,开始与他谈论朝政,并让他处理一些政务上的‘小事’。肖锦书也借此结识了不少朝中大臣。

过了两三月,文臣苏羽因被指控写诗缅怀前朝,被判以谋逆罪,株连九族。

肖锦书知晓后,特意“不经意地”将苏羽那首被曲解的诗递到了晁侍郎手中。

晁侍郎为人刚正不阿,一生清廉,平日里最是体恤文人士子,又与苏羽是远亲,便仔细研读苏羽之诗,最终笃定苏羽绝无谋反之意。

次日早朝,金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晁侍郎手捧笏板,神色凝重,稳步出列道:“陛下,苏羽一案,臣以为疑点重重。苏羽饱读诗书,深谙为人臣之道,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断不会在诗中暗藏谋逆之意。这诗中的词句,分明是被有心之人恶意曲解。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此案,莫要让忠良蒙冤啊!”

宋案闻言,脸色骤然阴沉,冷声道:“晁卿是在质疑朕吗?还是晁卿与苏羽一样,心怀叵测,为臣不忠?”

晁侍郎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地,面色诚恳道:“陛下明鉴,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意!”

宋案冷笑一声,大手一挥,厉声道:“来人!晁侍郎与苏羽沆瀣一气,当以同罪论处,株连九族!”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再出声。

他们深知,此时为晁侍郎求情,只会引火烧身。

此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出宫外,天下士子们纷纷义愤填膺。

他们本就对朝廷的一些政令有所不满,此次苏羽和晁侍郎的遭遇,更是成了导火索。

一时间,各地书院、学府里的学子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而肖锦书,趁机收买了一名士子,让其在人群中煽风点火。

“苏大人和晁侍郎都是难得的忠臣,怎能被如此冤枉?陛下此举,实在是昏庸!”一名年轻学子满脸激愤道。

“是啊,怕是以后,咱们都不能随意写诗了。”

“哎——世道何其艰!我们寒窗苦读,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可如今看来,朝廷如此黑暗,前途未知啊!”

“是啊……”

众人纷纷附和,气氛愈发沉重。

“还是从前好啊!那时候我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一名学子小声道。

“你不要命了!”有人闻言,一脸惊恐。

众人忙闭了嘴,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有一名老夫子,听闻此事后,心怀不满,挥笔写诗,痛斥皇帝的昏庸无道。

这首诗脍炙人口,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甚至被编成曲子,在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传唱。

宋案听闻此曲后,勃然大怒,可转瞬又不怒反笑:“真是好一首缅怀词!”

他不但没有下令杀那名士子,反而让人给他备了份厚礼。

“陛下为何不杀了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