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两省焚毁田亩的统计已经出来了,咱们……果真按照平年的亩产去对百姓进行赔付吗?”
本来陕西就连年天灾大旱,陕西百姓的恐怕已经有十年没经历过平年了。
衙门内,薛虹同林元辅坐于上位,下方是各地的知府、知州。
林元辅也开口道:“薛大人,依老夫愚见,此刻本就是灾年,连面大旱,烧毁的粮食一亩地的产量恐怕都不到平年标准的一半。
如今两省的百姓能渡过蝗灾,已是万幸。
况且,若真按照平年对焚粮的百姓进行赔付,对于朝廷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薛虹沉吟片刻,而后开口道:“林大人以及诸位大人所言不错。
如今四处灾起,朝廷、陛下的压力确实很大。
但此前衙门下令焚田抗蝗之时,百姓们大部分,都选择了顺从命令。尽管可能这个命令对他们而言可能很荒谬。”
当然,肯定还是有不愿意的百姓,那就只能由当地衙门灵活执法了。
薛虹从座位上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可是朝廷之于百姓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信誉。
既然当初官府放出了话,就务必要言出必行。如果咱们当官的都出尔反尔,因为一些困难,便违背对百姓的诺言……那朝廷的公信力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如今本就是灾年,若再逢有心之人的煽动,很容易引起更大的麻烦。
当然,诸位大人拳拳爱国,忠于陛下忠于朝廷之心本官自然是理解的。”
“哦,对了。险些忘了一件事情。陕西、山西二省重灾过后,粮食必然有所紧缺,哪怕朝廷极力补助,也是难免的。
在此期间,恐有地方发生弃养女婴之事。
倘若如此,恐怕将来两省的人口会大规模的衰减,此不可取。
既然如此,广贴布告,圣皇怜悯,念二省遭灾,故而朝廷免去今年丁口税银,明年亦减半数。”
薛虹在来之前,隆庆帝就已经给了他这样的权力。只不过薛虹把减免赋税的事情全算在了隆庆帝的身上,把自己摘了出去。
“除此之外,家中有女眷、女婴者,携之前往衙门,可多领一部分的赈济粮食。每多一人,便可多领一部分。
另外,在三年之内,凡父母自愿,且通过官府衙门正规报备的。每收下一名女子做事,无论为婢为妾,可额外再免一人丁口税。
在此之后,后年本官会呈报上皇,派遣户部再一次清查两省人口,视做政绩。
灾情已过,百废待兴。还望诸位大人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本官与诸位共勉!”
“下官等谨遵大人教诲。”
薛虹踱步至门口,午后的阳光掠过屋檐打在绯红色的补服之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子还长着呢。
诸位大人若是无事,今日咱们便议到这里吧。”
薛虹同下属开会向来言简意赅,也从来不讲虚的,更不会去自视甚高的打什么官腔。
“下官等告退。”
在所有人离开后,马千户一手按着腰刀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对着薛虹一礼:“大人,高大人来信。”
说着,从怀里掏出信封递给薛虹。
薛虹将之拆开后,迅速阅览,读着读着眉头便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平安州……怎么到哪都有贾家的事儿!
这是担心自家死的不彻底吗?”
信里高拱将自己从山西查到的见闻粗略的讲了出来。
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晋地八家私通草原的情况一直就没断过。
而贾府连同其余勋贵一脉,充当的便是保护伞的身份。
哪怕隆庆帝开通互市,晋地八家富商依旧有走私的情况,只不过现在走私的都是清一色的**:盐、铁、茶叶之类的东西。
要不是隆庆帝需要他们合理的、偶尔给草原送去些兵器,供对方互相厮杀,八大家早就集体升天,全部家产充归国库了。
真以为自己藏的挺好,天衣无缝呗??
薛虹继续向下看,随后瞳孔皱缩:“龙阳之好?谁?我?!!”
薛虹很好奇,对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自己又不是没有妻子,自己和黛玉孩子都俩了,他们是怎么判断出自己是龙阳之好的??
薛虹不好色吗?恰恰相反,这是雄性生物的本能。
只不过,家有娇妻,枸杞……呸!!
有黛玉在了,薛虹完全没必要饥不择食啊!薛虹又不是贾琏,荤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