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子,你家排上神女的种子了吗?”
“排上了,昨儿领到了两亩地的,可是我家自己留的种也是好种呀,我家当家的正发愁要不要种这新种子呢。虽说是神女培育出来的,可谁也没有种过,庄稼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哪能随便试啊。你家不是最先领到的那批么,你们种了吗?”
“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没有你家家底厚,为了不饿死,连留的粮种都吃光了。正好衙门上门送种子,又说是神女种出来的,我家就种上了。我今天来,就是要跟你说这个事,我家按衙门老爷的方法种上之后,官老爷还给我家发粮了,一亩地足足给了一石粮食。”
“什么?我怎么没有听说这事?”
“官老爷说揭不开锅的人家每种一亩新种子可以借一石粮,虽说是借,但是借据上写了,只要这次收成比不上大前年,借的粮就不用还,今年还再给减两成税。”
“大前年可是丰收年呐,这新种子种到旱地里要还能赶上丰年的收成,那谁不乐意种啊。”
“可不是嘛,我心想敢这么做,那粮种肯定是好种子,你看,这就是衙门借给我家的粮食,也都是好粮,我特地拿来还你的。闹灾的时候,多亏了婶子你好心借粮,不要利息也不催我家还,不然我家九口人铁定要有饿死的。我记得婶子的好,一得了这消息就想着来告诉婶子,要不要种,你可要和你当家的好好合计合计。”
“行,我回去和当家的好好说说。对了,我还听说,除了咱们怀县,外地人要种都得花钱买种子,你妹子嫁在外县,你知道这事吗?“
“知道,是真的,他们那边地主老爷花钱想买都买不上呢,神女说了,得先让怀县百姓都种上之后才卖给他们。要是婶子你家不种,我让我妹子帮忙找个买家,我听说她那边的地主老爷出五石粮买一亩种子呢。”
“五石?”李婶惊讶道:“再好的年景一亩地也产不了这么多粮啊,这是真的吗,三杏啊,你再帮婶子打听打听这事儿可靠不。”
“婶子放心,包在我身上。”
*
梁伯文把统计好的名册交给萧冉。
“这么快?”萧冉挺惊讶的,才三天就整理出来了,没想到县衙的能吏如此之多。
名册上按照乡、亭、里记录着每一户的详细情况:每一户有几亩地,其中已经完成播种的有几亩,意愿种植新粮种多少亩;家庭如果没有足够的口粮撑到下一次收获,想要借粮的,就必须答应种新粮种,每家答应种植多少亩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每家每户对于县衙传授的施肥灌溉新农具等的接受程度也记录在案。
名册最后统计出需要借出粮食两千八百石,也就是有两千八百亩地确定要种她的种子,另外有意向种植的有一万多亩,加起来总共一万三千亩左右。
一级任务只要求种植一万亩即可,看起来成功就在眼前,可实际上她现在的功德只够买三千亩地的种子,还远远不够。
萧冉从黄放手里保住了南阳郡,避免了士族中无辜之人被残杀;赎回了黄放抓住的那些士族;请人传授农耕知识给百姓;赠送百姓粮种,把新粮种传播出去;送粮送药扶养各村老弱病残等,这些事情林林总总帮她得到了大概三十万功德。后面三件事是长期进行的,以后还会继续帮她获取功德。
这些功德萧冉都买了粮种发放下去了,之后没几天系统显示的任务完成进度就达到了两千八百二十七亩,借了粮的百姓领到的种子基本都种上了。不过,后面的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春耕就这么几天,百姓不可能空着地不种去等她攒够功德。
另外,一级任务是有地图限制的,系统规定宿主拥有土地的地方可以选择,萧冉可以选择的只有永州城和怀县两处,永州城在黄放手里,萧冉自然而然选了怀县。
有一些领到种子的百姓自己不种,反而把种子卖到外地,这些就无法算到萧冉的任务完成度里。
为了打击转卖,萧冉发布了一项禁令,传递给了各县县令,并请他们传于百姓耳中。禁令就是凡私自购买新粮种的,萧冉一年内不会再与之做任何交易,这人所在的县从萧冉处购买任何东西都价格翻倍。
大家都知道萧冉手里不仅有新粮种,还有一批奇货,都等着和她做交易呢,这个禁令一出,基本上止住了大量的私下交易。
就算没有这个原因,南阳郡现在也没有人敢得罪萧冉,她说不希望私下买卖新粮种,各县县令自然会管好自己辖下的百姓。
受以上原因的影响,萧冉预计一万三千亩地里最多只有七千亩能种上她的种子,还有三千亩的窟窿她得另想办法去填。
萧冉想的办法就是招收流民去开垦荒地,既给了流民一条活路又能帮她完成任务,积攒功德。
“梁公,晚辈还有件事要麻烦您。”
梁伯文笑道:“夫人客气了,下官正好还欠夫人一件事没做。”
萧冉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梁伯文沉吟片刻,问道:“夫人想要圈地开荒,有两种方式,不知夫人要选哪一种?”
大梁早期推行“轻徭薄赋“的国策,鼓励百姓开垦无主荒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最近两朝天子,豪强们兼并土地的风气越来越盛,往往是百姓刚开垦好的田地就被豪强强占去了,慢慢地就没有百姓去开荒了。
他们不止强占百姓良田,还把无主的山、河、没有耕种价值的野地都圈到自己名下,百姓们进山要收费,喝水要收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