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小承乾也从师父的话中,注意到师父尚且弱小的那个阶段,过得只怕比自己想象中更艰难。
他无法想象,该是怎样的无奈,才能让师父将视线转移到虫子上,从而了解到虫子的美味,将虫子纳入正经食谱。
小承乾身为李世民的长子,世家出身,后来又升级成天横贵胄,自小锦衣华服,吞金咽玉。
他不知道,遇上战乱灾年,底层百姓耗尽最后一粒粮食,饿到树叶吃完,树皮剥净,什么都没得吃的时候,只能去吃土。
那时候就连无毒的能吃的虫子都是奢侈的,因为那是肉。
谁敢当着他地面对他说虫子好吃,让他试试虫子的滋味,早就被乱棍打出去了。
他对苦难最深的感受,大概是圣贤书里的简单总结,大人口中的只言片语,以及阿耶出征时,被扣下粮草,饿到整个人崩溃。
即使那个时候,李世民也没吃过树叶、土块和虫子。
家中世代侍奉的奴仆不知道那些被饿死,被吃掉的百姓的苦,知道的人也不会将其告诉年幼的李承乾。
他对真正的悲苦没有概念,他不能想象,不能感同身受他的师父当年的遭遇。
他对自己的‘不能’感到无力。
作为徒弟,他能做的,似乎只有心疼,和听师父的话,好好照顾师父。
“因人而异,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就厌恶,这很正常。”
关初阳自然看得出小徒弟面上的纠结、不适,和怜悯。
他甚至猜得出,小徒弟在想他什么。
怎么说呢,他当然不是因为艰难才去吃虫子。
事实上,穿越前他就很喜欢吃虫子,尤其喜欢油炸蝎子,焦香焦香的,特别适合当下酒菜。
况且,他当年也没特别惨。
他当初是穿到深山里的,他有系统,灵耀总能带着他避开野兽毒蛇毒虫,找到水源和能吃的东西。
虽然未经驯化的果子酸涩难咽,个头小,能吃的部分少,好歹能吃,用来给无毒菌子、鱼、兔子肉调味也还行。
正式成为修行者,能利用灵气,使用最基础的小法术,得到基本的自保能力后,他就时不时短暂地从山里出来,去找周围的村子,用山里的药草、猎物,换取衣物和一些调味品,尤其是盐和糖。
时至今日,最开始的窘迫无助早已过去已久,人要向前看。
只是——
望着小徒弟那双黑亮的眼睛,关初阳想:如果这能借此让小徒弟有所感化的话,那也没必要特意指出小徒弟脑补里夸大的部分,使得这份感化大打折扣。
探身越过桌案揉揉对方的小脑袋,关初阳温声说:“乖,等你长大经历得多了,就会明白,再艰难的过往,都只是你的来时路罢了。”
顿了顿,又道:“也像你阿耶那样。”
阿耶……
想到阿耶每次征战沙场时受的伤和九死一生取得的胜利,被祖父气到数次痛哭,被大伯四叔设计下毒吐血濒死,被逼无奈发动政变,林林总总——小承乾逐渐目光坚定。
“是,师父。”
好了,感性时间结束,让我们继续回归虫子的话题(=^▽^=)
小承乾:“啊?!”还要继续吗?!
关初阳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小徒弟反抗不能,无奈妥协:好吧。
“这世上有很多能吃的虫子,竹虫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蜂蛹、蝉的幼虫、白蚁、黑蚂蚁、蚂蚱、豆丹,也就是豆天蛾的幼虫,通体嫩绿,味道很不错,看起来也挺好看。”
每说一个虫名,小承乾都有一种,就像师父说的,认知被刷新的感觉。
情绪起伏激烈之余,他猛然想起来,他似乎有看过关于食虫的文章。
还是圣贤书!QAQ
比如:《礼记·内则》,写食物名称的段落中有蜩,范二字,分别指得是蝉和蜂。①
“蟋蟀,也就是蛐蛐,我记得有些男孩子喜欢养蛐蛐,斗蛐蛐对吧,那也是可以吃的。”
小承乾:他要不能直视蛐蛐了,好怕夏秋夜晚听见蛐蛐鸣叫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夏夜风扰虫鸣噪,而是蛐蛐吃起来是什么味道!(>_<>
“还有蝗虫。”
等等!蝗虫!
小承乾忙问:“蝗虫居然也能吃吗?!”
“那当然,蝗虫肉从某些层面来说很养人,且肉质松软鲜嫩,口感上类似于肉少的虾,处理好,油炸后撒上调味料就挺美味。”
小承乾:怎么办,蝗虫和虾联系起来了,感觉最近不想食用任何与虾有关的菜肴了。
“只是蝗虫习性上有些特殊,在特殊时候,它们体内会生有毒素,这时候若是吃了,便是要中毒的。”
接着,他便将蝗虫产生毒素的原因一一告知于小承乾,连带着防范、治理蝗虫的方法一起,让他回头见着他阿耶,记得转告一下。
“可是——”
小承乾下意识想要反问,在脱口而出的刹那想到了什么,将未说出的话咽了回去。
“徒儿明白了,徒儿会一字不落转告于阿耶的。”
大唐有他师父,有他阿耶和舅舅他们,大唐会年年风调雨顺,君明臣贤,政治清明,海晏河清。
可他们迟早是要离开大唐的,大唐始终要回到没有国师的那一天。
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要在推动大唐走向兴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大唐可能会遭遇的祸患,在史册上留下办法和启示。
“好了,休息时间结束,你该打坐修炼,并进行下午的功课了。”
“是,师父。”语气里有松了口气,还有些许的舍不得。
“等晚餐的时候,师父带你做竹筒饭,烤竹沥,放心,没有竹虫。”
“是!师父。”
离开太液湖回到自己的宫室,小承乾没有直接打坐修炼,而是来到桌案前,铺开纸张,磨墨润笔。
开始就着先前师父所讲的,关于可食用虫子,尤其是蝗虫,食用及其防护治理的内容进行书面润色,整理成为一份正式的奏疏,呈奏给阿耶。
他不准备遵循师父说的,随便找个时候随便说与阿耶听。
于国于民有利的进言,不该这般敷衍地对待。
因其心中仍有介怀,奏疏写得十分不顺利,写了几版都不满意,前前后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