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六年,玄冬之夜。
长安落了一场大雪,积深三尺厚,素银压红檐。
新岁交替之夜,圆月悬空之时,北定王耶律青野率大军逼向长安。
雪絮呼啸吹过长枪,铁骑嘶鸣踏破城防,长安城门前,北定军阵前喊话,要那长安城中垂帘听政的太后交出大陈长公主,永安殿下。
永安,年十七,其貌艳美,出身高贵。
然,其性乖张淫/乱,胸无点墨,骄奢淫逸,平生最爱巧取豪夺,玩弄男人,恶名远播。
其胞弟永昌帝登基、太后垂帘听政后,长公主更是不知收敛,常强掳良男入府。
终有一日,长公主掳走了北定王耶律青野的养子,几次玩弄后又抛弃,致其清白尽失,流落街头、命在旦夕,激怒了北定王,使北定王谋反,带兵打入长安,要手刃长公主。
这一场大战,后被称为“北定王之乱”。
也是这一年,大陈与南疆正开战,国力空虚,难顶北定王之势,恰好廖家军派人来请皇上去西北避难,机灵些的大臣们都带着自家儿女们逃了。
长安空置之下,宋知鸢的父亲和未婚夫也是匆忙逃跑,甚至因为时间急促都不曾带上宋知鸢,就连年仅八岁的小皇帝也被金吾卫抢着送走,这些大臣们怕北定王打过来,所以不肯带罪魁祸首——长公主离开。
长公主被抛弃了,太后就也不肯走,到最后,皇城里只剩下了一个太后,她死守着她的女儿,做着美梦。
说不准...这紫禁城就守住了,其余三军回援及时,就遏制住了北定王呢?
但最终,太后的美梦还是破碎了。
南云秦家军在跟南疆打仗,西洲廖家军在跟西蛮人打,东水王家军说是遭遇了风浪,回不来,总之,三军不回,北定王直捣皇城。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马蹄踏破城门时,一声凄厉的尖叫透过紫禁城的廊檐。
“永安——”宋知鸢自宫内厢房内而出,逆着太监与丫鬟慌乱逃窜的人群,踩着珍珠鞋履奔向宫殿内,不断寻找她的手帕交、长公主永安。
宋知鸢与这位传说中的、声名狼藉的长公主永安自幼交好,当初她父亲丢下她时,正是长安城乱时,宋知鸢便只得进宫投靠自己的好友永安,眼下城破,她也要与永安一起逃走。
“知鸢!”抱着同样心思的永安奔到太极殿前,正看见背着包袱狂奔而来的宋知鸢,两个手帕交同时碰见,话都来不及说,一起转头就跑。
国破家亡,永安要带着她的好友去寻母后、一起逃亡。
但下一刻,一队叛军围剿而来,大声逼问:“谁是长公主?”
跑在最前方的宋知鸢首当其中,咬牙喊道:“我是!”
“放开她!”永安尖叫:“是本宫!”
叛军分不清是谁,干脆一起拔箭而射。
一支支利箭射向宋知鸢,永安惊叫着扑向好友,试图用肉身救下她。
但强弓利弩之前,她单薄的身躯如同妄图撼树的蚍蜉。
箭雨浇身的剧痛还未来得及喊出,一支攻城的劲弩便破空而来,穿透她的身躯,将永安与宋知鸢的身体一同钉死在地面上。
永安怕痛,瞬间没了声息,宋知鸢疼得满头是汗,近乎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只是紧紧抱住怀里的永安。
鲜血落在地上,她听见身后沉闷的马蹄声响起。
紧紧包围着她们的叛军如潮水分开,一名身着银色战甲的男人策马上前。
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们,声线冷漠无情:“长公主何在?”
话音未落,立即便有叛军上前,要从宋知鸢的身下夺走永安。
宋知鸢咬紧牙关,死死抱着永安不放,用尽全身的力气呵斥他们:“叛贼胆敢!”
许是她濒死的声音太过凄厉,马上的男人终是侧首看向她。
“荒淫公主,竟也有条忠心的狗。”他居高临下,语声冰冷嗤弄。
宋知鸢仰头,想啐他一口唾沫,却没那般力气,她瞧见一双高高在上的眼,听见他寒厉的语声:“带上长公主的头颅,随本王问太后安!”
宋知鸢听见有人唤他为“北定王”。
再往后,宋知鸢便不知道了,她要死了。
身上的利箭被人拔拽,痛楚蔓延,永安被人夺走时,她死死的抓着,期间永安疼的一直掉眼泪,抽抽噎噎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她以为永安在心疼她,便凑过去想安慰一句。
她们是最好的朋友,永安贵为公主,却对她如珍似宝,素日里她受委屈,永安为她出头,长安沦陷、她父亲丢下她的时候,永安自身难保,还是想尽办法把她接近宫里,所以她不怪永安贪图男色惹来祸患,她也愿意与永安一起死。
愿岁并谢,与友长兮。
但她伏过去擦永安的泪时,却听见永安哭:“本宫不要死,本宫再也不玩男人了!天杀的恶人那么多,凭什么就让本宫遭报应啊!”
宋知鸢气的在心里破口大骂。
人都杀脑袋上来了你怎么还在想这个啊!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啊!你骂他一句再死啊!
眼前黑下去的时候,她气鼓鼓的想,她不是被北定王杀的,她是被永安活生生气死的!
她若是能再活一次,一定要狠狠抽永安一嘴巴子!非招惹人家养子做什么!
——
彻底闭上眼之前,她又觉得一阵恐慌。
死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身体感知不到痛,眼前只剩一片漆黑,人像是囫囵的陷入了一场长长的梦境里,宋知鸢带着这一口怨气,觉得自己怎么都醒不过来。
直到某一刻,宋知鸢猛地一脚踏空,从床榻间惊坐而起。
初初醒来时,临死前的疼痛还包裹着她,她的胸膛里塞满了恐惧,她的耳旁似乎还残存着永安的委屈声,好冷的雪,好凄的风,她被射穿,那样的痛。
可是当她惊醒、瞧见面前的一切时,唇舌中的尖叫硬生生被卡在原处,她不敢置信的,一点点扭动脖颈,仔细瞧着四周。
这是一间摆设奢华的厢房,地上铺着厚厚的金丝羊羔地毯,玉屏风静静地立着,角落里的香炉飘出一线长烟,缓缓逸散于空中,她的目光掠过屏风旁摆着的铜镜,正瞧见铜镜倒映着的人。
厢房的临窗矮榻内,正侧卧着一道单薄的身影,锦被间露出一只纤细的足腕,顺足腕往上看,划过纤腰玉山,可瞧见一张活泼灵动的尖俏圆面。
窗外的风自屋檐下吹来,将她耳边的鬓发吹起,露出一双含着泪的桃花眼。
这是她自己。
初初醒来,她脑海中尚残留着痛苦,生与死的边界之中,她的每一处都竭尽全力的美着,桃眼杏腮,墨发流觞,纤眉长蹙,眸含悲意,像是即将摔碎的金丝玉,等待着残破的命运。
可是,既定的命运并不曾到来,她未曾死去。
木窗大开间,细密的雨雾裹着潮湿的风一起扑到面上来,窗外的花叶在雨中被打的哗哗响,那坐在床榻上的姑娘迟疑的,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面颊。
迟疑间,姑娘转头往窗外看。
永昌六年,溽暑之日。
七月未央,暴雨浸长安。
檐下暴雨如瀑,哗哗的打在支出去的窗沿上,将丝绢打透,氤氲的水汽随着夏风一起扑入厢房间,将厢房丝绸帘绦吹得随风摇晃,窗外公主府宫檐的琉璃瓦被雨水打出清脆的声音,像是上好的古琴音律。
这是——宋知鸢观察着自己身上的衣料,矮桌上的诗词,又回头在自己的记忆之中翻翻找找,终于记起来了这是什么时候。
这是永昌六年夏,这里是公主府,此处,是永安专门为她建的飞鹰阁。
记忆中的一些喧嚣的翻腾,与眼下的一切重叠在一起,良久,才拼凑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她又活过来了,从永昌六年冬,回到了永昌六年夏,此时,距离北定王攻打,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素白的掌心摊开,其上可见淡淡青筋与清晰的掌纹脉络,手掌中还抓着一个做到一半的针线锦囊,这是这个时候的她给她的未婚夫齐山玉做的。
齐山玉。
宋知鸢的记忆翻滚着,鼻子也跟着一酸,囫囵的记起来了“这段时日”的事。
她自小就跟永安是好友,最近与家里人和未婚夫闹了别扭,所以跑到公主府来找永安玩儿,这时候,永安也不曾犯下大错,北定王还没有率兵打来,而北定王的养子——
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北定王的养子姓甚名谁,据说,这位养子之前一直养在江北,但是因为北奉最近起了水患,边疆动乱极多,边疆不稳,所以北定王才将养子送回长安。
这位养子上长安的路上一直隐姓埋名,伪装成普通人家的公子。
而一个普通人家的貌美公子,又怎么可能不遭永安毒手呢?
按照上辈子发生的时间算来,永安就是在这两日掳了北定王的养子,后来才招来杀身之祸的。
宋知鸢心中一惊,依稀记起“昨日”的事情来。
昨日,她刚从宋府来到公主府,正撞上永安顺手在街上拐了三个公子回去,眼下已经过了一夜了,怕是北定王的养子现在已经在永安的床榻上了!
宋知鸢忙从矮榻上行下来,匆忙穿上珍珠履,起身便往廊檐外走。
她现在就要去找永安,去把北定王的养子给抢回来!只要抢回来了这养子,北定王便不会因此发兵谋反,她的永安就能活下来!
她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但是既然她活下来了,她就要改变永安玩弄男人,最后被北定王逼杀的命运!
“来人!”宋知鸢一声唤后,门外立刻行进来一位双耳鬓的丫鬟,正是宋知鸢的贴身丫鬟蓝水,见宋知鸢起身了,蓝水赶忙一边关木窗道:“姑娘莫急,眼下这么大雨,您现在急着回府会惹雨,莫要糟了风寒,奴婢先去外头瞧瞧,雨小了您再出去,再说了,老爷不会真的不给您办及笄宴的。”
提到这些旧事,宋知鸢脚步一顿。
上辈子这个时候,宋知鸢跟家里的养妹闹了矛盾。
她的父亲在外收养了一个养女,养女身世可怜,因此,她的父亲一直百般偏向养妹,她与养妹争执,分明是养妹的错,她的父亲却逼着她给养妹赔礼,还说要把她送到庄子里去关着,叫她反省自身,甚至她的未婚夫也一直训斥她,说她不懂退让,他们偏心至此,她才会被气出府来,跑到长公主这里。
她来了长公主这里后,父亲便说,她一心往长公主院去跑,没有大家闺秀的仪度,简直不像是宋家的女儿,既如此,宋家便当做不认她这个女儿,干脆也不给她办及笄宴了,只给她的养妹办。
她被吓坏了,真以为父亲不要她了,委委屈屈的回了府,给养妹赔了礼,才得来了及笄宴,她赔礼过后,父亲勉强满意,养妹也宽容大量的原谅了她,未婚夫才肯继续和她说话,只有她心底里一直很难过。
而到最后时,北定王逼过来,大军压境,匆忙之间,她的父亲只顾着带养妹逃跑,将她丢在了长安,后来她住进了紫禁城,而她的未婚夫也在路途中跟她的养妹生了情,两人延续了上辈子的婚约。
上辈子的事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宋知鸢狠狠地锤了一下床榻。
上辈子,他们都偏向她的养妹,这辈子她也不屑于去争了,他们不喜欢她,她也不要喜欢他们。
老天爷给了她一辈子,不是让她回去赔礼的,而是要让她给永安这一嘴巴子的!
“不回府,爱给谁办给谁办,我还不稀罕当他们女儿呢。”宋知鸢行至门外,急匆匆道:“我要去寻永安。”
她手中绣了一半的荷包被她随手丢到半空,啪嗒一声,落到因雨雾而潮湿的地面上。
纤细的姑娘头也不回、匆忙跨过门槛,丰沛的水雾随着风吹而至,轻盈的裙摆被漫天的雨水逼退,一旁的蓝水不知姑娘为何这般焦急的要去寻公主,但是姑娘发话了,她也不敢耽搁,赶忙跟过来,一个折转间,拿起角落里的碧绿绸丝油布伞。
伞骨一折,伞面“哗”的撑开,伞上有能工巧匠绣出荷叶纹路模样,人一撑开伞,如同拿起一片荷叶。
这片荷叶自齐府的厢房檐下而出,在暴雨中摇晃,穿过宝瓶高门,行过九曲长廊,擦过葳蕤草木,直奔公主府后宅而去。
宋知鸢人刚到后宅,立刻有灵醒的丫鬟笑着行上来迎接行礼:“奴婢见过宋姑娘,宋姑娘万福金安。”
世人皆知,当朝右相之女宋知鸢与长公主莫逆之交,宋知鸢入长公主府跟回了自己家一样,就连长公主的厢房她都是无通报可进,见宋知鸢,如见长公主。
“长公主在做什么?”宋知鸢都没空寒暄,她一眼扫过四周,院中葳蕤草木随风摇晃,远处莲池被打出阵阵涟漪,处处都是那样熟悉,瞧见这些景色,宋知鸢脚步更快。
“回宋姑娘的话,长公主昨日得了几个新宠。”丫鬟一笑,眼尾间带了点暧昧风情:“眼下正忙着,应是刚开始呢。”
世人皆知,他们长公主好男色,自开公主府起,每夜都要挑新鲜的处男来上供,长公主挑剔,被人用过的一概不看,太后疼惜长公主,长公主要搜罗天下处男,太后便专门找人设定出了一个叫控鹤监的地方,控鹤监的左控鹤每日所做,就是在外掳新鲜美男给长公主睡,右控鹤则负责调/教这些美男,力求让长公主每日享用的愉快。
而睡多了之后,长公主的口味逐渐不当人,开始不喜欢那些柔弱顺遂的,那些抓来的处男越是反抗,长公主越喜欢。
一想到即将要发生的事,宋知鸢——宋知鸢跑起来了!
丝绸的披帛擦过草木,绣鞋踏过长廊,身后的丫鬟也不明所以的跟着跑起来,但根本跑不过宋知鸢,声调都被越拉越后:“宋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