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了饭店,有了固定根据地,不用来回跑动摆摊,贺明珠的做饭热情完全被激发起来,每天变着花样地换菜单。
虽然食材依旧只有土豆萝卜大白菜,然而,在她的手下,却将有限食材做出无限滋味。
今天是土豆丝饼,土豆去皮切丝,加盐拌匀,倒一点面粉定型,上锅煎至两面焦黄,三分钱一张饼,刚出锅就被人抢光。
食客们顾不得烫,两只手左右倒腾着拿饼,不等晾晾便急不可耐地湊上去来一口,又香又脆,吃起来有股淡淡的咸味,好吃!
明天是萝卜丝饼,同样去皮切丝,拧干水分后和入面粉捏成团状,放到锅里啪啪啪连续几下按扁,热锅里煎得滋啦作响,香味儿一下就飘了出来。
有人不喜欢萝卜,嫌吃起来有股子辣味,吃多了还胀气。
看到饭店今日菜单有萝卜丝饼,这人本来有些不喜,但看着后厨刚煎好的一锅饼,端出来就被哄抢一空,有的人吃完一张饼,扭头又喊:“服务员,再来一张!”
他纠结要不要买一张尝尝,结果又看到新出炉的一锅饼分分钟全卖完,这下坐不住了。
“服务员,也给我来一张!”
热油煎锅的萝卜丝饼没有丝毫的辛辣味,一口咬下去,外壳酥脆焦香,里层清甜软糯,惊艳极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用萝卜做出来的。
除此之外,土豆切丝切片凉拌热炒,排列组合式变换吃法。另有土豆泥沙拉,中式调味拌骨汤辣酱,西式吃法加黄瓜蛋黄酱,简简单单一个土豆就玩出了十八般花样。
贺明珠还将萝卜切块熬例汤,撒上一把葱花,来客就送一碗。
和大部分北方人一样,乌城人没有喝汤的习惯。
但既然店家免费送汤,客人们便欣然接受。大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汤,滋味鲜美,在寒风中冻麻木了的肠胃都在这流淌的暖流中苏醒过来,一时间胃口大开。
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就要吃萝卜清解里热,去火化痰。
经常在煤矿人家吃饭的客人,不经意间,在饮食中完成了日常的养生。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煤矿人家吃饭后不仅心情好,身体更好,原本还有些咽痛痰淤的小毛病,喝了几次萝卜汤后,不知不觉就消失无踪。
饭店生意越来越好,原材料的消耗量也变大,许大舅赶着驴车来送了两次货。
第一次还只有他自己,天不亮从村里赶着车来到矿区,卸完货略歇了歇,又急着回村——“巧燕在家做粉条呢,我得赶紧回去帮她削土豆皮!”
第二次表哥跟来了,在饭店四处张望,被许大舅呵斥了一声,才依依不舍地出去喂驴。
许巧燕没来,让大舅捎来一大包自制土豆粉条,粗细不匀,颜色发黄,卖相不怎么地。
许大舅挺不好意思地说:“第一次做,没做好!巧燕还想再练练,我让她别糟蹋东西了,还是先给你看看,要是不行的话,这粉条作坊就别开了。我还能挣钱,亏不了她和灵灵的!”
贺明珠看了看粉条,闻了闻,又掐下来一小段尝了尝。
“挺好的,正宗的农家土豆粉条,卖得出去,让表姐放心做吧,做出来的粉条我都收。”
许大舅喜不自胜,喂完驴凑过来听了一耳朵的表哥也心动了,腆着脸说:
“能不能让你嫂子也去做粉条?反正她在家只是带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挣点钱。”
贺明珠笑眯眯地说:“我说了不算,你去问表姐,她说行就行。”
表哥当面不敢说什么,心里嘀咕:你出的钱你说了不算,哄谁呢?
转头就琢磨,看来得回去和妹妹说点软话了,要不去供销社给灵灵买几块糖?
在贺家人的极力挽留下,许大舅勉强留在饭店吃了顿饭,一再强调要简单家常饭,不许上棒骨,那得卖出去挣钱,听得表哥直撇嘴。
贺明珠阳奉阴违,转手用许巧燕送来的土豆粉条做了道猪肉白菜炖粉条,肥肥的做了一大锅。
猪肉片半肥半瘦,切得极薄,肥肉吃起来一点也不腻,一口咬下去只觉软糯。
粉条吸饱了汤,筋道Q弹,不用怎么嚼,吸溜吸溜就滑进了肚子里。
贺明国贺明军两兄弟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发愁,照这么吃下去,裤腰带还得再放宽。他们年纪轻轻的,不会就要长出大肚腩了吧?
贺小弟年少不知发胖的愁滋味,每天腆着小肚子,在家属区小伙伴们面前嘚瑟自家做的好吃的。
“看,这都是我姐做的!”
他往嘴里塞一大口萝卜丝饼,边嚼边口齿不清地说:“我姐做的饭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小伙伴们被馋得口水直流,和他最不对付的小胖子低声下气地问:“能不能给我也吃点?”
贺小弟和小胖子打过架,还被对方父母找上家门告家长,害得他被大哥狠狠抽了一顿屁股。
此等深仇大恨,贺小弟本想拒绝小胖子,忽然头顶灯泡一亮,他机智地说:“谁认我当老大,我就给谁吃!”
认谁做老大就要服谁的管,一片地界上只能有一个孩子王。
小胖子急了:“谁稀罕,不吃就不吃,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