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第三日。
明善宫内有鸟声跃然于中,随后便有几道逗趣的语句为它伴奏。
秋竹许久未见主子面上有笑容了,此时也真心实意地跟着乐呵。
桃春则是看着那只鸟儿,正是主子贤王临走时送给她的,明明当时很生气,但如今却搬上来日日逗趣,心中不免有些奇怪。
周岚清从鸟笼里捡回眼睛,随后问了时辰,提起鸟笼往后花园走去。
一进门,宋青已然在此等候。
眼下事情已经一件件解决,虽然过程并不愉快,但眼下她只觉握在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实在,整个人恍若重获新生,浑身都增多了精气神。
看见来人,宋青按照以往一般向她行礼,周岚清心情甚佳,朝对面的人点一点头,两人坐下准备议事。
宋青看着今日周岚清身边没有再跟着秋竹,而是让一只鸟进来,随口便说了一句:“殿下的鸟颜色不错。”
在周岚清的印象中,宋青一直是个冷淡性子,就是旁的话也大多是自己先起的头。今日一问倒让自己有些意外,回过神来笑笑:“是,就让这鸟陪着咱们说话罢。”
宋青收回目光,伸手从衣袖里掏出信封:“此为姑苏知州原稿。”
周岚清接过信,粗略地看了一下,大多是控诉周治的话。
她不经有些无奈:这大人倒是话多。
在好不容易从中得知新任吴江知县已在各个地方施粥救灾时,周岚清还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此人不错。”
宋青默不作声,他只感到周岚清有些反常,明明在这些皇室血脉中,就属她与周治最不对付,如今怎么会夸起他的人来了。
周岚清没注意到宋青的变化,而是往下读到:“李志于粥棚流民之中散布讹言,且遣此辈赴四方大肆宣扬。前日有户人家方庆乔迁之喜,不料竟被流民蜂拥而入,致其婚仪未竟,几乎酿成大祸。”
字字不提周治,却恨不得在写李志这个位置上书写上他的大名,周岚清笑而不语,又往下读到:“每逢流民滋事之时,官兵适至以阻之。”
直到这里,她才有些意外,不经问道:“我记得钦差之任,例不统兵以行。更何况夏将军在南方,此时何处来的军队?”
宋青细细一想,立即道:“夏将军犹在南部镇压敌寇,而与其交接的许远,此刻恰至姑苏。闻许远为李志之表亲,此事的蹊跷,大抵是此有关联。”
闻言周岚清大脑进行飞速运转,似是在思考着什么,连宋青都被吊足了胃口,却不想眼前的少女突然咧嘴一笑,只说了一句:“这倒也不错”便没有下文。
这使宋青不免有些莫名其妙,总感觉周岚清自前几日起便有些不同,可偏偏自己也说不出哪里不同。
只见接下来周岚清将手中信函搁置桌上,说出的话更是让自己摸不清:“我观此函札,是李志独力支撑,而姑苏各官员却碌碌无为。虽口称此事让他们寝食难安,然犹能怀此惴惴之心,字里行间批判百姓,写下乔迁之喜。”
“人过久的身处高位,吹捧之声也多了去了,也就难免会迷失自己。若自身不受些磋磨,便难以醒悟。”
周岚清言辞恳切,字字珠玑,直至要害。
宋青看着眼前的少女,忽然意识到自己因为长期与其共谋,竟忘了周岚清乃为皇室嫡长女,自小读的不是三从四德,而是圣人之书,驭人之术。
就算他们斗得再厉害,可外人称他们的是大燕皇室。
“那殿下的意思是...”
周岚清无所谓地说道:“筹款之事若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办。”
在宋青的注视下,她的态度尤为坦荡:“更何况李志此事办理得宜,难道不应该上报朝廷,使百官咸知,以此为效法之戒么?”
宋青瞬间了然,只感觉自己果真多想了,这人还是没变。
还是那么阴。
随后伴随着一声响,秋竹后脚就进来了,当着宋青的面上交给周岚清一封书信。
周岚清也不翻看,而是直接将信推到了他跟前:“我虽不欲插手,可聚宝财阁却颇感兴趣。故托朋友以行,劳烦大人持此函呈于太子,以决其去留之宜。”
宋青不再多言,领了书信,道了声告辞,转身往上回的小道离开。
待人走后,周岚清只觉得事情还没办妥,她得再派一个人与姑苏一带的人对接,这个人又必须不是太子一党,也不是聚宝财阁的人,而必须是自己的人。
隔日,霍云祺告病。
在通往姑苏的山林之中,一马一人疾驰其中。
第五日,姑苏。
周城看着眼前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工作,心中不免畅快。但不知怎的,许是有些太过顺畅,倒是让其有些不免感到异样,于是转身问道:“二哥难道不觉得这件事有些办的有些太容易了么?”
“难道是这所谓聚宝财阁,不过是一个幌子?”
周靖微微眯起眼,不免起疑虑:“岂只是为迁延时间?”
自己的好大哥,到底想要做什么?又或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周城看着眼前人出神,出声问道:“二哥?”
周治回过神:“不必理会,”随后看向统计的筹款人数,上下各官员无人没有上交,可筹的数额却少的可怜。不由得冷笑道:“既然这帮人执意厚着脸皮,那就加大力度去办。”
第七日。
姑苏知州吴黎明迟迟没有等到来自东宫的回信,现在已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当然不会等到,因为这封信已经落入了周治的手中。
周治早就得知姑苏势必会与宫中联系,至于如何得知,正是由眼前的霍云祺送来的消息。
霍云祺没有傻到当面告知,而是乔装打扮一番,往周治所住的地方投了个信封,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毕竟自己还有要事,可不能花时间与自己的这个二舅子叙旧。
周治当时一开信封,心中大喜,只因为书信上的字迹自己已然是再熟悉不过。
殊不知吴黎明没有收到东宫主子的信,可姑苏的知府却收到了聚宝财阁的密信。
第八日。
姑苏好似料定了专权者的不作为,闹得更加轰轰烈烈。
霍云祺往茶馆里尚在说书的先生塞了些银两,又给了街上些流民乞丐些施舍,随后嘴巴一张一合,官员老爷们捐的款数便被公之于众。
以吴黎明为主的官员无一对周治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但面对他时又无可奈何。
东宫已然观望许久。下朝之后,周澈看着眼前人怡然自得的样子,只觉有些奇怪,他总觉得兄长自从与阿姊说开之后,整个人都好似变得更加开朗了些。
这般想着,他从东宫出来后,便抽空去了一趟明善宫,发现周岚清最近也是如同日日有乐事一般,特别是自己将今日上朝时皇帝夸赞周治的事情摆出来说的时候,对方显然也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照你说来,二哥此事倒是做的不错了?”
“这是怎么了?”周澈不由得追问,这一个两个都太反常了些。
可惜对方只是拿别的话来搪塞自己,直至周澈离开也没有多说什么。
周岚清则是看着笼子里上窜下跳的鸟儿,感觉一切都刚刚好。
第九日。
姑苏的事态已然进行得差不多了,周治便将所有的老爷和官员们请来,待吴黎明等人到场时,依旧说着那些场面话。
周城先是扫视了一周,行至殿之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乃为父皇的第七子,自幼便对武艺之事颇感兴趣。故而做事常失分寸,不慎将诸位大人所赠之银票,皆误报于京师。”
“这,这...”众老爷面面相觑,有些胆小的已然是皱紧眉头。
随后他又突然大声道:“尔等所捐之资,恐未及自身半月之挥霍。身为大燕精选之父母官,你们摸着良心,此举应当行之?”
边说边走,直接闯进人群里,越过知府,直接将一个人给揪了出来,定睛一看,此人名为方舟,虽原仅为地方富商,却因今年得皇帝钦点进入官僚系统。
“方大人,本王说得对么?”周城笑眯眯,但是语言里却感受不到温度,再加上常年混迹在刀枪棍棒之中,颇有武将的气势。
方舟便是前几日办乔迁的人,当时不顾阻拦使人当众将闯入的流民大棒伺候,以至于百姓中怨声载道。
“是,是...”方舟心还想着快点逃离着是非,连忙谄媚道:“殿下所言极是。”
可是下一刻周城突然变了脸色:“方舟,你前日竟然仗死一众流民,而口中频言己身匮乏,无力缴纳筹款,可其间仍大肆营建府第,纳娶二姬为妾...”
方舟脸色大变,而吴黎明的脸色更是一寸寸白下去。
虽然他官职不大,但乃是天子钦定的地方官,当众给其难堪,就说明连天子都已然默许他们放手行事。
周治听着一条条罪行,也不起身,而是缓缓开口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本王看你的官职,亦无需再任。来人,即刻将此人拖出,杖责二十,籍没其家,贬为庶人!”
姑苏知府眼睛都不抬一下,全程漠然地立在原地。
而吴黎明听着方舟被拖下去的哀嚎声,不由得一阵胆颤。
果不其然,接下来周治的声音响彻殿中:“本王看不见尔等身后站着什么人,有什么靠山。如今境况,唯有以天下百姓为重,方可保住头顶的官职!”
话音一落,寂静无声。
看来众人都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可周城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他走到吴黎明面前:“吴大人,还需拿八抬大轿迎您出来么?”
吴黎明的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可是也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只得上前,也不跪下行礼,而是直挺挺地立在那处:“二位王爷有何吩咐。”
周靖起身往下走至其身边,随即在他耳边道:“吴大人,本王听闻你早与宫中贵人有互通书信的习惯啊。”
吴黎明倒不像方舟那般怯弱,依旧面不改色,背挺得笔直,可话里早已底气不足:“王爷说笑了。”
周治却不理他的神色,而是继续道:“宫中传来的回信,正好误投于本王那里去了,”看着吴黎明面色灰败:“可需本王将信中内容读于你听?”
吴黎明只感觉大难临头,不由得痛苦地微微弯下腰。
周城乘胜追击:“吴大人,想必是让您再次细想捐款一事,对么?”
吴黎明终于闭上眼,朗声道:“我捐,我捐!”
一瞬间,他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多得数不过来,但多是不大友好的,可眼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万一这封信上交朝廷,十个脑子都不够自己掉的。
就在此时,一直恍若局外人的姑苏知府往前走了几步,此人向来言辞谦逊,虽无响应筹款一事,但却被吴黎明作天作地的行为掩盖。更是在周治与周城前来的时候为数不多的体面人,并没有人将他放在心上。
包括周治。
看着眼前人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弯着的腰也没有直起来:“二位钦差莅临,使我辈洞悉事端,更感民生之多艰。我心甚感激,且深以为愧。”
众人本来就心情不佳,看到此景下意识认为他要来一场马后炮,虽是长官,可到底是资历不深,大伙儿平日里皆以吴黎明马首是瞻,如今也敢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
不想这人一转口风,又道:“然非人人皆如方舟者,坐拥万贯家财,傲慢无礼。其间亦不乏贫寒之士,囊空如洗,乃至日食难继,温饱尚忧。”
周治皱眉,他似乎忘记了这人的存在,如今事情已定,其又跳出来做什么?
只见对面的人逐渐抬起头来,整个人表现出来的如同平日一般温顺:“二位大人日理万机,或许还未闻江湖有聚宝财阁这一组织,其款之力颇巨,所救之人必广矣。”
周治突然意识到什么,盯着眼前的人,刚刚开口说道:“你...”
便见眼前弯着腰的人抬起低垂的眼眸,里面分明在说:“你输了。”
下一秒,殿内冲进一个手举圣旨的人。周治来不及多想,便只得先行跪下。
殿中在场的人纷纷跪下,来者缓缓口气,打开圣旨朗声读道:“传皇上圣谕:聚宝财阁慷慨解囊,捐资三百万金、二百万银两于国,此义举实为楷模,特予表彰。姑苏地方,于南方筹款之事亦有大功,当赏。贤王、康王二殿下,于筹款之事处置得宜,成效卓著,即日返京,以受嘉奖,钦此!”
周城闻言一扫方才的轻松,转而看向周治,就见到其此刻双眸仿佛被乌云骤然遮蔽,深邃的瞳孔中燃烧着不灭的怒火,却又被一层薄冰般的自制力紧紧包裹,不让那烈焰外泄分毫。
片刻,周治那没有半分温度的声音响起:“臣,接旨。”
待两人站起身来,众人才齐拉拉地跟着站起来,周治转身向后走去,看着刚才同扭转局面的人,冷冷地问道:“你到底是谁?”
可是眼前依旧没有露出半分马脚:“臣乃姑苏知府,邹明。”
“邹明...”周治来回念了好几遍,好像想到什么:“你是皇后的什么人?”
邹明也不惧,连眼神都没给他一个:“殿下,事到如今这重要吗?”
周治咬牙切齿,看死人一般看了对方一眼,随后拂袖离去。
第十日。
周岚清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