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出言,那人就很是尊重地说:“小娘子切勿妄自菲薄,你的厨艺很好。”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最怕的就是突然的关心。此刻这句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正因为素未谋面的看重,她李卉,便下定决心要使出浑身解数,打赢这场仗。
她的小吃摊很小,但机缘巧合被看见了,那就要让它的口碑更响一点。
这次的春耕饭食,便是最好的机会。
可阿嫂与她不同,回家的一路上都惴惴不安。
因为自古民不与官交,她更担心的是,万一做得不好被迁怒和连坐,就难办了。
李卉却不这么看,她将自己方才所想,掰开揉碎讲给阿嫂听。
听得她一愣一愣的,“卉娘,果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那是自然”,李卉毫不犹豫的点头再次给了阿嫂信心,“放心嘛,阿嫂,那人吃过我们做的肉夹蒸饼,只要我们当日不出错,就能赚一笔比摆摊更多的钱。”
“卉娘果真聪慧,阿嫂信你。”
李卉回到家中时,脸上的眉飞色舞藏都藏不住。
未等到晚饭时,她便从绣房跑到后院的蚕房,去找阿娘。
却见阿娘正一张一张地往笸箩里铺桑叶,这是阿娘除了织布之外的另一项大事。等过些日子,蚕抽丝剥茧,司农监上门,就又是一大笔进项。
“卉娘,何事如此高兴?”果然情绪是会传染的,见女儿如此高兴,蚕宝宝们又长得又肥又壮,阿娘的心情也很好。
“县学宫要在安县南郊春耕,要我去给他们做春耕饭食呢!”
晚食时,阿爹也回来了,他正在院子里收拾整理,李卉便飞奔过去,眉飞色舞地又说了一遍。
“都十二岁的人了,稳重点嘛”,阿爹见她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嘴上倒是难得地嗔怪了她一句。结果听她说完后,立马又改了口:“好!好!值得高兴!”
能去给官家做饭,这于平头百姓来说,实在是大喜事一桩。
饭桌上的话题已经从材料准备谈到了要把织布换来的钱,拿去给她买一身衣裳。
李卉知道无论哪个时代,普通人赚钱都不容易,所以她并不打算让阿娘这样做。
“阿娘,我是去做饭,又不是去游园,就还是稍微平整些的旧衣服即可,不然弄得油头垢面的,新衣裳我还舍不得穿呢!”
她这样说得在理,阿娘便没再说什么,想了想却又补了一句:
“也好,那就等你忙完了,咱们去仁和布庄挑两块料子,做衣裳。”
见她又要拒绝,这次阿娘却没有给她机会:
“病了那么久,好了后我们又一直忙活,别担心家里,早就该给你做套衣衫了。”
李卉乖乖地道了声好,阿娘又说,“阿眉也辛苦,到时候你们姐妹俩一人一身,谁都不要推辞。”
阿嫂却执意不肯,说自己已嫁做人妇,穿什么用什么都不打紧,“卉妹将来两三年后就要相看许人家,才正是打扮的时候呢。再说了我要买衣衫也不用阿娘拿钱。”
“谁说女子嫁了人就不兴穿戴啦?快快收回这些话吧。”
阿娘正一碗水端平,阿嫂也只好依了,李卉却又忙忙摆手:
“我还小呢,哪里就要相看说嫁娶啦?我要和阿嫂和爹娘长长久久在一块儿呢!”
“哎,你这孩子,可又是胡说”,阿娘拿起筷子就拍,但嘴角却是带着笑的。
李卉却并没有胡说,只是她这些想法都是前世里的记忆。
大秦的人一时不能接受也没事,反正她先搞钱就对了。
说起搞钱,李卉就有使不完的劲。
原本学宫那人想的是让她和阿嫂同去,可学宫春耕第一日又恰好是市集日。
个体户,摆一天摊就赚一天的钱。阿姐也不想就这么错过,于是她就主动揽下来了,说是从前阿娘忙着织布时,她也一个人出过摊,现下也是一样。
于是李卉也就不好勉强,便主动跟梁记粥铺的老板多拿了三个白面纯瘦肉夹馍,好让他能答应将小吃摊的炉子并炭盆一起放在铺子里,这样阿嫂单独行动时就能少背一些。
而至于学宫春耕那边,倒要比照看自己家小摊要更省心一些。直说什么都不用准备,人过去就行。
昨日回家前,那人已随身带着刀笔,将李卉说的材料所需都记了下来。
学宫春耕是在十日后,刚好还能出三次市集。
虽然阿嫂说让她歇着,可李卉还是想能帮一点是一点。
因为时常往市集来,所以城门守卫几乎每次都能碰到。这里当然也包括公子幸。
“阿卉,你发现没,这两回好似都没见到那日来小吃摊上买吃食的那个人了?”
城门威严,阿嫂又胆小,都走了好长一段路,她才小声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李卉闻言,还往后头望了一眼,阿嫂赶紧扯了扯她的衣角,“快走,别乱看。”
哎,还是前世好啊,虽然大秦的百姓过得还不错,但是也太不自由了,连看个守城官都要偷偷摸摸的。
不过,李卉也想明白了,前世大火的那个清宫穿越剧里,男主对女主说的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她道:“知道了阿姐,无妨的,反正与我们也无关。”
“那倒也是”,阿嫂道,“不过上次那个公子幸倒还面善,若是我们跟他相熟,以后在这市集上倒也能有些便利之处……”
李卉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并且她一开始也有这个心思。
但慢慢小吃摊有了些起色,而且现在马上又能承办一场春耕饭食,她就又想靠自己的自信,怎么说也是前世的美食博主呢,她就不信不能在大秦活得风生水起!
于是她道,“阿嫂,无妨的,我们靠自己也行的。快些走吧,今日有些晚啦!”
十日后,等她如约到了安县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