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杯消食的花茶,起初有些撑,过了会儿腹中好似的确舒服了许多,口中也没有那么腻味了。
苏青梧有些出神。
还在想刚才祝无晏的话。
尤其他看她的眼神,让她实在没办法不多想。
苏青梧兀自忐忑的时候,祝无晏也在蹙着眉想事情。
重生回来,祝无晏当然不肯再步前世的后尘,只是读书做官对他来说,的确是晚了,但他出身将门,走军功晋升其实是更好的路。
前世便是如此。
但是重来一世,祝无晏却遇到了阻碍。
祝无晏想早早攒些功名,但一贯对他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却对他从军展露出了莫大的反对,更不肯让他参军。
祝无晏在祝将军面前只不过一提,在他去立军功之前,他肯定要先把和阿梧的亲事定下来。
但是祝无晏只是提了一句而已,祝将军就立马态度坚决地表明,绝对不会让他参军。
这和前世截然不同。
祝无晏还记得,明明前世他连夜赴边之后,父亲写到边关的书信里,除了极少两句对他不告父母而别的训斥之外,其余的,全是鼓励之语,甚至书信里一多半都是在告诉他在边关行军作战的经验。
明明前世,父亲对他是支持的。
但是重生回来,父亲的态度却变得截然相反了。
祝无晏有些不明白。
父亲说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要他好好读书走文官晋升的路子。
是,要读书的确什么时候都不晚,但是要娶阿梧,就什么都晚了。
容珩三年后便会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重用,更别说在那之前,前世阿梧就已经看上了容珩。
他现在读书,哪里还来得及?
祝无晏心事重重。
苏青梧晃晃脑袋,不许自己再胡思乱想。
一抬眼,发现祝无晏也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
她疑惑地问:“祝无晏?你怎么了……”
听见小青梅的声音,祝无晏回神。
祝无晏没说话,看了小青梅片刻,摇了摇头。
所有阻碍,他都会解决好,她只需要无忧无虑、安心欢喜地嫁给他。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苏青梧继续问。
因为她看见祝无晏刚才的表情,格外的严肃正经。
祝无晏仍是默了片刻。
但他突然想问:“阿梧,如果我去边关参军……你会不会舍不得我?”
苏青梧未料他突然说起这个。
苏青梧从未想过,纨绔的祝无晏,会去遥远的边关参军。
这怎么可能?
苏青梧这么想,也这么说了:“这怎么可能呢?祝伯母肯定不会让你去的。”
“那阿梧呢?你舍得我去么?”
祝无晏直直地看着她。
那深彻的凤眸里,又出现了那种让苏青梧忐忑又无措的神色。
“我……我……”苏青梧不知道怎么答一件她从未设想过的事情。
最后,苏青梧只能以猜测的口吻道:“大概会吧……”
“会什么?”祝无晏非要她说清。
明明他已经能听得明白。
苏青梧杏眸垂下一点,半掩长睫又细声道:“大概会舍不得你……我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不论是不是只有这个原因,祝无晏心里都高兴,但又有点忧愁。
等和阿梧定了亲事,之后他要去边关,阿梧舍不得他怎么办?
带着阿梧去边关吗?
不行,边关太苦了,他不舍得她跟着他去吃苦。
苏青梧道:“你怎么突然说这个?”
苏青梧想到什么,蓦地瞠大眼睛:“你……难道祝伯父要把你送去边关吗?!”
“不是。”祝无晏忙道,“就算我想去,父亲怕也不肯。”
苏青梧莫名松了口气:“为何?”
祝无晏摇头。
他也想知道为何。
说起这事,祝无晏眉头又蹙起来。
苏青梧道:“你就是在为这个烦恼?”
她都猜出来了,祝无晏就不再刻意隐瞒了,点了点头。
小侍敲门进来,为两人续上温热的花茶。
待小侍退出去,苏青梧道:“你现在有了进取心是好事,但也别操之过急……唔,祝伯父不肯你参军,我想,可能是因为担心你。”
“担心什么?”
“还能是什么。边关那样苦,哪有父母天生愿意把孩子送去战场的。祝伯父和祝伯母大义,逸闻哥哥和平舟哥哥都入了军中,平舟哥哥在外驻军,两年才能回来一次,但总算如今天下太平,各地没有战事,只是辛苦了些,逸闻哥哥却在西陲边境领兵,听说那边结鲁人异常彪悍,时有侵犯,年年大小战事不断,祝伯父和祝伯母嘴上不说,难道心里就不担心逸闻哥哥吗?”
苏青梧深深看祝无晏:“三个儿子,两个都入了军中,一个远在西陲,一个两年才回一次家,就剩你这一个孩子在身边,若我是祝伯父和祝伯母,我也不肯你再去参军。”
祝无晏有些怔愣。
他从未想过这一层。
父亲铁血军人,除了对母亲偶有柔情之外,对他们三个儿子,从来是正颜厉色,近乎苛刻。
祝无晏没想过,父子连心,父亲其实也会担心他这个儿子。
前世他连夜离京,是不告而别,父亲连阻拦的机会都没有,事已成定局,父亲别无选择,所以只能在信中写满谆谆教言,希望他能在边关自保活命。
而今他主动提起,父亲自然不愿。
好像将门之子,天生就觉得上战场是理所应当,但祝无晏忘了,对威远大将军来说也许是,但这个人同时也是他的父亲,对身为父亲的祝崇山来说,却不是。
祝无晏心里涌起一丝暖意。
又想到前世二哥战死,父亲和母亲悲痛的样子,心中顿时凄怆。
一时竟生出几许前路何往的迷茫来。
“对了,平舟哥哥今年就能换防回京了吧?”
祝无晏愣神,‘嗯’了声,才又道:“……应该赶在中秋节之前能回来。二哥有咳疾,这两年在朔州驻防,怕是难捱得紧。”
朔州多风沙,祝平舟患咳疾多年,每遇风沙寒湿,咳疾最易复发。
也不知这两年在朔州,他是怎么过来的。
两人一时都不再作声,都在担心远在朔州的兄长。
过了会儿,苏青梧忽然闷闷地道:“祝无晏……要不你还是别去参军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