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4. 第 4 章

回到住所,把斐斐哄睡后,江路盘点自己这几天的成果。

她对自己这几天的大概收入心里有数,但是她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其他人盯着她数。

这至少说明已经有人学着她去各个村里兜售这些没什么大用的洗发露了。

第一天卖出两袋洗发露,两袋沐浴露,十块肥皂,赚了61块8毛,

昨天今天一共卖出八袋洗发露,六袋不到点沐浴露,二十六块肥皂,合计212元4毛。

三天加起来274元2毛。

是大大小小跑了近二十个村的成果。

建山镇的村已经被江路跑完了。

想起林清清找她要三百块的话,江路不由得感慨,他们老陈家的人总以为赚钱那么容易,对着她和陈晋狮子大开口。

可偏偏,他们自己又赚不到什么钱。

江路继续盘点自己剩下的库存。

她从陈家拿走了22袋洗发露、20袋沐浴露,80块肥皂。

现在剩12袋洗发露,12袋沐浴露,44块肥皂。

这几天做的是无本生意,还没人竞争,所以显得格外容易。

其他人知道后,也跟着她这么做之后,就不一样了。

江路有点估不准剩下的这些得卖多久,说不定跑五天都没之前一天卖得多。

她现在有两个想法。

一个是准备准备摆摊卖衣服。

在村子里和人聊天的时候,不止一次听人聊起买衣服的事,对他们来说,服装店贵了点,集市上偶尔来一次的服装摊最适合他们。

她自己在念大学的时候,也喜欢和同学约着去校门口的摊位上淘点便宜又好看的衣服。

衣食住行,排在最前面的衣永远有利可图。

另一个,也是她在这几天跑村子的过程中有的新想法。

她能明显地感受到,在村里,就是肥皂更受欢迎,这几天体现不在销量上,纯粹是因为他们被“对折”的洗发露吸引到了。

她想专心做肥皂生意。

市场上的肥皂主要是黄色的洗衣皂,看起来很厚重。

他们西江县的日化厂生产的是这种肥皂,其他各地各个牌子也以这种肥皂为主。

没什么核心竞争力,但是架不住市场需求大,家家户户都需要。

竞争也大。

西江县日化厂之前有核心产品洗发露沐浴露,做肥皂一直是顺带的态度,能赚赚点。

过去一年努力自救,也是把注意力放在前者身上。

江路盯上了日化厂的制皂车间。

照这个趋势下去,日化厂变卖机器、厂房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第一个被抛弃的,就是一直不被他们放在心上的制皂车间。

只要她能想办法打开属于自己的肥皂的销路,剩下的都不成问题。

这条路风险更大,但是如果成功了,收益也更大。

可如果江路是一个求稳的人,那她老老实实当她的老师就好了。

躺在床上的时候,江路想,这两条路也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可以并行啊。

第二天,江路下班后照常出发。

建山镇暂时不用去了,江路选择了西江县南边的丁岭镇,是山区了,但是底下的大大小小的村子也很多。

可能路上辛苦一点。

但是这个领域加入了竞争者,她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前往别人可能不太愿意去的地方。

考虑到山村交通不便,经济水平大概是不如建山镇的,江路拿上了自己所有的肥皂,洗发露和沐浴露则只各拿了三袋。

也算减轻一点路上的负担吧。

只是第一个村子,江路就遇到滑铁卢了。

在村子的主干路上来来回回喊了三趟,都没人对她的兜售感兴趣。

最后,还是村口的大娘叫住了她,说:“这位姑娘,你别白费力气了,昨天刚有人来卖过,比你还便宜一毛,去其他村里试试吧。”

打价格战的人终究会被别人打价格战。

再怎么另辟蹊径,只要是条路,就可能有人走在你前面。

这是江路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打击。

之前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江路一时间有点控制不住情绪,和大娘匆匆说了句谢谢,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迎着风前往下一个村的时候,江路的眼眶微微湿润,又很快风干。

江路试着跑了五个村,都无人搭理。

在最后一个村的时候,江路终于逮到了一条漏网之鱼。

是一个母亲,前一天那人来叫卖的时候,家里的孩子想要,被她硬生生按住了,当晚孩子哭了整整一晚,她只好妥协,答应下次再有人来的时候一定给买。

这不就被江路赶上了吗?

事已至此,江路依旧不回去的目的也不只是单纯想卖她这些东西了,她要继续打听这里的人对服装摊的看法。

女人拿来瓶子,江路负责给她装足一斤。

江路停下来,就有看热闹的村民围观,江路装作不经意地问起,“嫂子,你们这离县城还挺远的啊。”

“是啊,你们这洗发露我之前是只听过没见过,如今倒是见到了。”

“那买东西挺不方便的。不过我来的时候看到有个供销社。”

不需要江路继续往下说,围着的人就把话题打开了。

“哦哟,整个镇的人都来这个供销社买东西,哪有什么东西能买啊,还没镇上的集市好。”

“是的嘞,说起来卖衣服的小李好久没来了,我儿子去年买的衣服又短了!”

“这个年纪个子长得太快了,你这次给他买大一点,就能穿两年。”

“他不乐意,我有什么办法。”

“那就揍,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让他这么造。”

……

江路一边听,一边给那位母亲装了满满一斤,又习惯性地添了一点。

众人的话题立马扯开了,有人拿手指比了一下,说:“欸,你罐得好满,昨天那人比你少这么一截,也说是一斤。”

“她这贵一毛呢!”

“那也比那人划算啊!”

江路倒没想到这茬,解释道:“我一直是这么卖的,这个竹升是我特地准备的,正好一斤,但是它会挂壁,我就想着多补一点。”

“也是。”

不过想买的人,家里都已经买了,也没人因为这个提出再买。

江路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又出发前往下一个村了。

这晚卖的不多,但是听听各位婶子大娘的聊天,也能从中探听一点大家对肥皂和衣服的看法。

便宜的衣服看到了那肯定想买几件,给自己给家里人都是好的。

肥皂是刚需,如果要把衣服洗得干净,三天一次,一家子两个大人三个小孩的情况下,一个月就用完了。

听到这串数字的时候,江路满脑子:“这趟来得值。”

其实这种经验存在于几乎所有家庭妇女脑中,但是这些人不会想到这个数字的意义。

而西江县日化厂的那批领导则更加不在乎这些事情了。他们看不上。

之后的路程里,江路又分了一部分心神在估计各个村子的小孩、大人的数量上。

她野心勃勃。

除此之外,江路还在丁岭镇打出了自己给料足的名声,至少赢得了一部分信任。

她一直就是这么卖的,不影响什么。

晚上风尘仆仆地回到住所,看到亮着灯的时候,江路感到安心。

站在楼下,江路想起决定嫁给陈晋之前,父母找她谈心。

大意是如果她实在喜欢陈晋,那就让陈晋入赘到他们家,总之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她嫁过去。

江路心动过,甚至隐晦地开口过。

但是当时陈晋是怎么说的?

他说:“我能和你认识,是爸妈和两个弟弟供着我一路读书读出来的。”

那时的江路没意识到这句话的严重性,不过现在彻底清醒,也不算晚。

江路抱着今天卖剩的东西上楼,刚走到,门就从里打开了,是陈晋。

陈晋见江路把这些洗发露又都抱回来了,忙上前接过,问:“今天怎么了,卖得不好?是不是因为昨天王大哥把这事宣扬开了?”

江路白了陈晋一眼,这人的脑子怎么考上大学的?

“跟他们没关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