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衔月又走出一段距离,终于碰上了来寻她的吴氏和赵氏,三人汇合,一同往家去。
这有惊无险的一天,总算是过去了。
……
时已春分,春气发生,土脉润泽,正是耕耘的好时节。
江家田地多,每房都有三十多亩良田。
但二房和四房因为人少,便把大部分田地都租给村里人耕种。
因家中出了两个秀才,这百来亩田地都是免税的,收的租子也不高,所以村民都乐意租种。
江衔月家的田地就租给了村中的董姓人家。
董家人多,半大小子更多,就是租了二十来亩田也堪堪够一家人嚼用。
董家长辈厚道,董家长子董来富又跟江留青交好。所以每年农忙时候,宁可自家地头顾不上,董老头也会指使董来富,带上几个小子过来□□忙。
-----
江留芳有些不好意思。
三房和四房家里都有牛,他们家没有,老三帮衬他,每年春播都和他一起干,这本来就是他占了便宜。
董家人过来帮忙,忙完了老三家的,直接就去他家田里忙活。
但是他们家的田早年就租给了李家。那是他媳妇儿的娘家同族,血缘虽淡了,也都沾亲带故的。
这人情不好还,他也过意不去。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交代媳妇儿把饭菜做得足足的,多弄点油水。
但今天一早,李氏有事回娘家了,这会儿还没回来,家里恐怕都是侄女儿在忙活,他还没来得及交代侄女呢。
江衔月以往也常跟着三奶奶和大伯母忙活灶上的活计,怎么会不知道这些。都不用大伯提醒,她就准备得足足的,且都是扎实的饭菜。
-----
董杏林刚牵着黄牛犁了一趟田,就看见地头上,一道小小身影,背着斗大背筐,顺着田埂踱步过来。
他拽着缰绳的手紧了紧,手心出了一层薄汗。正犹豫要不要接的空当儿,江大伯已率先过去了。
董杏林悄悄呼出一口气,好容易等人走近了,憋红了脸道:“月,月,月儿,来送饭啊!”
“是啊,董六哥也在啊!你们受累了,快过来喝碗水歇歇,该吃饭了。”
以往来家里帮忙的通常是董大伯和他三个儿子,倒是少见董杏林,而且他什么时候染上结巴的毛病了?
江衔月脑子转了一圈,想起董杏林小时候爱坐在门槛上学结巴的事来。
估计是哪回恰巧赶上打雷下雨天了吧,她稍稍同情了一下,就招呼其他人吃饭。
“月儿来送饭啊?”董来富接过江衔月递过去的饭碗,笑着同她说话。
“是啊!”江衔月甜甜一笑,“董大伯,你们辛苦了,可要多吃一点儿!”
“哈哈,好,放心吧,我不跟你们客气。”董来富朗笑出声,又担忧道:“拎这么多东西,可沉吧,一会儿让杏林帮你把篮子提回去。”
董杏林眼睛亮了亮,还没说话,就听江留芳道:“哪里值得杏林再跑一趟,晚上我和留青捎回去就行。”
江留青也点头附和,又问江衔月,“你还没吃吧?先回去吃饭吧,碗筷晚上我们带回去。”
-----
看见侄子瞬间暗淡下来的眼神,董来富哭笑不得。
十几岁的男娃子,心思都摆在脸上,还自以为遮掩得好,大人都看不出来。
他那老儿子桃林只比杏林大了月份,年纪渐长,也开了窍,平日里只恨不得围着江家丫头打转。
就因为他这次带了杏林来这边,没带他,小兔崽子这两天都跟他怄气呢。见了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弄得他都想削他一顿。
只是年轻人意气用事,心上有了就顾头不顾尾的,蒙着头一个劲儿往前冲,却也不想想,这是心想就能事成的事儿吗?
他何尝不想跟江家结亲?以他和江留青的关系,结个儿女亲家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仰头嫁女,低头娶妻,平心而论,他张不开这个嘴。
自己家什么条件他还不清楚吗,他闺女要是年纪合适,江旭又在家的话,他就是赖也要把闺女赖给江家。
但是把江家闺女娶回去做儿媳妇儿,还是算了吧,他怕江留青跟他翻脸。
-----
董杏林望着江衔月远去的背影,有些懊恼。
他们年纪渐长,便不能在一处玩耍了,这样能见到人的机会也不常有。
昨日里爷爷交代大伯,说是这回就带他过来江家这边帮忙,大伯也应下了。
他虽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缘故,但心里还是高兴的。连五堂哥桃林气鼓鼓地瞪了他好几眼,他都没有计较。
只是此刻,那份高兴都变成了懊恼和沮丧。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平时跟别人说话都好好的,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反倒结巴了呢?
或许就像他娘说的,他应该好好跟五堂哥学一学脾性秉性,还有嘴皮子上的本事。
毕竟五堂哥对着月儿的时候,从来不会结巴,还总有很多话可以说。
-----
有董家帮忙,江留芳和江留青两家的二十亩田地不过几天就全部种好了。
江留青让董来富把牛牵回去,“有个牲口,你们也省点力气。”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董来富掰掉手上黏结的泥疙瘩,笑着道。
“我爹带着来贵他们,十个人四天也就犁了二十亩地,还累得不行。就这还没算上几个小的,他们也是田里田外,来来回回地跑着帮忙。”
董家人丁兴旺,单靠租种水田完全不够嚼用,还租了别家的旱地,开了荒地。
有个牛,别的不说,至少不用人拖着犁头深一脚浅一脚冲了。他们都是卖惯了力气的庄稼汉,每年春耕,也遭不住这个罪。
江留芳道:“是半坡那儿的地吧?那片都是黄土,石头还多,下再多雨也都是硬邦邦的,难伺候得很,是费力气,不过种红薯和花生还行。”
董来富点头。
对他们来说,有地种就是好的,石头多他们多下点力气总能收拾妥当,日子总算有奔头。
要是像他爷爷那时候,没地种,饭都吃不饱,吃不饱饭就没力气,没力气就更吃不上饱饭,那才是走进死胡同里了。
如今虽然苦,比起过去,那算是好到天上了。
趁如今世道好,老天爷也赏脸,他们这一辈儿好好干,等他儿子那一代长起来,日子总不会差了。
-----
江留青问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