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五到吃夕食的时候才回来。
他肩上扛着一只野猪,衣裳破破烂烂的,一看就是经历过一场恶战。
江衔月叫他吓住,眼都直了,一叠声地问,“你怎么样,伤到哪里没有,快让我看看。”
钟五看她人都吓傻了,用手在她眼前摆摆,道:“早知道你害怕我就在外头洗洗再回来了。没事呢,这种大野猪,我以前就捉住过两回,现在对付它,更不在话下,你别担心。”
江衔月这才回过神来,怀疑地看向他染血的衣裳,“真没受伤?”
去年他还打了老虎,但那时他们还不熟悉,她最多就是心惊胆战和心悦诚服,事后想起来,也只是觉得凶险,却远不如眼前亲见这一幕有冲击力。
“没有受伤,这都是在山上被树枝子划的,血也都是野猪的。”
钟老金和钟六已经摆好长板凳,帮着他将野猪卸下来。
“怎么山上又有野猪?”钟老金问,有些愁眉苦脸。
钟五理解他的担忧,宽慰道:“就这一个,估计是离了群,才走到这儿来,没见有别的痕迹。”
“那就好。”钟老金明显松口气。
老五常年跑山,山上有这些东西太危险了。而且,野猪出没,对农田和村子都不好。
“你媳妇儿烧了水,快去洗洗,准备吃饭了。”
-----
家里谁也没有提昨天的事,钟四也拉郑秋娘出来吃饭。
郑秋娘也不知道是被钟四说通了还是自己想通了,虽是别别扭扭的,但还是对陆氏福了福,“那会儿孩子在肚子里闹腾,我昏了头,婆婆别跟我计较。”
陆氏点点头,没有跟她多说什么。
郑秋娘又冲江衔月点点头。
她依旧高傲,即便是示弱的动作,也显露出不情不愿的桀骜来,好似在说,虽然是我低的头,但我这是表示原谅,不是道歉。
江衔月不明白她较什么劲,要不是碍着钟四钟五的情分,着实不想搭理她。
她正想回个笑,钟五上前一步,正好把她和郑秋娘隔开。
“月儿,我手上这里扎了个木刺,有点疼,你拿针帮我挑一下!”他扭着手心让她看。
江衔月一看,没见什么木刺,只有一个小小的伤口。
这不是前天她刚帮他挑过的吗?
江衔月给钟五一个“干得好”的眼神,应一声,转身进屋拿针,徒留郑秋娘脸色发青。
江衔月装模作样地给钟五挑了一番刺,就该吃饭了。
饭桌上,钟老金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交代钟五几兄弟:“今年不做粽子,家里给你们各准备了一只鸡,二十个鸡蛋,明儿一早就带你们媳妇儿回娘家吧,下午就回来。后天端午节,咱们就在家里聚一聚。”
钟大几个都应下,钟五也应了,但他直觉钟老金的话有些不同寻常。
以往端午节,嫂子们都会回娘家,但是爹娘并不会限定她们哪天回娘家,哪天又回来。
像是他和四哥没有成亲的时候,大嫂、二嫂提前个一两天回去,端午当天再回来,爹娘他们也从不会说什么。
钟五直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他朝江衔月看去。
江衔月冲他点了点头,钟五道:“爹,那咱们晚上把野猪收拾出来吧,正好过节吃。明天哥哥们也都拎一刀肉去岳家,我也给岳父送去点,其他的就腌成咸肉或者熏成腊肉,正好过年腌得少,这些腌上还能吃好久。”
钟老金点点头,“这天气热,是该早点收拾出来。你给你哥他们那是你的心意,家里留一块,够端午节吃就行。其他的是腌是卖,你们两口子自己拿主意。”
说着就往外走去,“走,趁这会儿天还有亮,赶紧收拾出来。”
一家人又忙活起来,等忙完,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外面下起雨,空气沁凉。
钟五将手上的油脂洗干净,又拎了热水进屋冲冲身子,才去床上。
江衔月围着被子在床头看书,“忙完了?”
“嗯,忙完了,都切好了,多的也都腌上了。这猪估计有几年了,净肉都有两百斤呢。”
钟五将她手里的书收起来,看她围着薄被脸色有些苍白,道:“外头下雨了,有些冷,要不要再拿条被子。”
江衔月也觉得有点冷。
“再拿一条出来吧,以后雨水也多了,总能用得着。这次就算了,以后你遇到这种大家伙,还是避着点。”
钟五将江衔月之前就喜欢的一条藕荷色薄被拿出来,抖了抖,叠在她围着的鸭卵青薄被上。
“这次是意外,山上这两年都没见过野猪,这个估计也是脱了群从别处跑过来的,以后我会当心的。”
钟五说着,钻进外层被子里,将江衔月连人带里层被子一起搂进怀里,满足地吁口气,“爹恐怕想要分家。”
钟五不怕冷,他常年体温都比较高,这会儿被窝都被江衔月捂得暖融融的。这个天气,江衔月需要两层被子,他一层被子正好。
江衔月扭扭身子,换个舒服的姿势窝着,奇道:“怎么会?六弟还没娶媳妇儿呢。而且我看爹虽不爱说话,但心里是喜欢热闹的,这么一大家子,怎么会这个时候就想着分家?”
“爹娘除了教我们兄弟几个走正道外,在别的方面不太约束我们,尤其是娶媳妇这件事上,更多的是看我们自己的意愿。
“成了亲,虽是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种地,但也都是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他们不大掺和。所以几个嫂子对爹娘或许有几分敬意,却没一点怕的。”
钟五仔细给江衔月分析着。
“若是咱爹娘像别的大家长那样,把钱财全都抓在手里,即便有人想分家,也只会悄悄使主意,不会摆到明面上来……”
“这也是,钱都攒到自己手里了,对长辈可不就是各凭心意吗?若是这样,分家也好。爹娘如今还算年轻,也能拿得住事,等他们上了岁数,手里又没钱,孙辈们又长大了,一家人住在一起,矛盾自然也就更多。”
江衔月很明白钟家爹娘的难处。
螃蟹的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一家子一起过日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总有一方把控话语权。不过有的人靠天然的权力获得话语权,有的人则靠威信获得话语权。
像外头大多数人家,都是长辈当家,把家里的资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小辈们想要干什么都得经过大家长的允许,哪敢有二话,就是爹娘偏心公婆刻薄也得忍着受着,不然就是不孝不悌,不仅要受到亲人的指责,还要遭受舆论的批评。
钟家爹娘算是既公正又开明,仅有的对孩子的约束也都是为了让他们早些自立,对钱财方面抓得倒不是特别紧。
但是这样也有弊端,比如儿媳妇之间的龃龉。
别人家儿媳妇之间闹矛盾,要么是婆婆压着,不许闹大;要么是婆婆偏心某一方,养成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的局势,弱势的一方吃亏习惯了,除非能大闹一场改变局势,否则就要一直忍着;要么婆婆一碗水端平,各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虽然斗争双方势均力敌,但都处于被婆婆权威支配的地位,这也能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这些情况的前提是,婆婆有威慑在。
在钟家,媳妇儿们对婆婆更多的是敬重而不是惧怕,这就导致婆婆的话大家也听,但做不做得到、能做到几分就全看个人了。
以往徐氏和周氏虽然也爱掐尖要强,但是也只是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平时大多数时候她们都还是敬着婆婆的。
只是现在有了个郑秋娘,她只认自己的道理,别人道理她不听,婆婆的教导她不认。
她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