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5. 第二章 这是谁的案件?

“你们有没有看过那种少年犯的案件?”

这条提问就是挂在呼叫APP问答社区的深夜推荐上,一开始并不起眼。标题普通,配图也只是几个模糊案件的截图,可慢慢地,它爬上了热榜。

底下的答案各式各样,有的耸人听闻,有的理性分析,有的只是猎奇谈资。

“我记得南余市有个案子,一个女孩跟同桌大打出手,失手把人推下楼梯,动机好像只是因为被嘲笑了成绩。”

“孩子怎么能杀人呢?那是因为有人早就在杀他们了。”

“看过一个,十岁男孩因为父母管得太严刀了亲妈,太吓人了。”

“有个案子,是小女孩长期揍弟弟,说弟弟得到了她没得到的爱。”

“以前我们县有一个初中生,拿砖头砸了老师,后来查出来他一直被老师羞辱。”

各种案子层出不穷,评论区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边说:“未成年人再怎么样也不能杀人。”

一边说:“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杀人,背后一定有大人该负的责任。”

当舆论还在交锋的时候,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新回答突然火了。它没有标点,没有截图,没有煽情的标题,一个新回答被顶到了首页:

“我写过一个小说,主角是个十二岁的男孩,他杀了姑姑和表弟。男孩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山沟沟里,从小父母离异,被扔给姑姑抚养。姑姑表面上说得好听,他因为学习好被寄养在姑姑家,姑姑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每天对他冷嘲热讽,还逼他背一些根本听不懂的英语单词,做错题就让他跪着,对他从来没有好脸色。

她会逼他吃剩菜剩饭,说‘省一点是一种美德’,会在他睡觉时把他叫起来检查作业,错一题就罚跪在厨房地砖上。

姑父是个西装笔挺的男人,经常加班,但每次回家都要让他洗脚,有几次在他洗脚的时候会摸他的脸,说‘你长得像我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自己一闭眼,就会梦见那双手。

在学校,他成绩很好,老师夸他‘懂事’,‘自律’,‘比很多城里的孩子还好’,结果那天下午放学,城里的男生就把他的作文本丢进了水池,还被一群城里的同学堵在小卖部后面扇巴掌。

爸爸把他送来姑姑家的时候,在他内裤里封了好几百,他把大部分都给了姑姑,只留下来几元,后来偷偷存了好久的零花钱在文具店买了台盗版游戏机。夜里他玩得太高兴,发出了声音,被姑姑听见。她把游戏机摔了,还说:“你以为你是我儿子啊?玩什么游戏?你就是个寄生虫。”他没有说话。他只是把地上的游戏机一块块捡起来,用袖子包好。第二天夜里,他在厨房拿了把菜刀。

他不记得自己砍了几刀。只记得弟弟哭了一声,说:“哥你疯啦?”

后来警察来的时候,他蹲在地上,抱着弟弟,跟他们说:‘我没想杀他,我只是想被尊重,我想赢一次。’”

这篇小说没有附原文,只是用这种大略形式讲了个完整故事。没有过多修辞,也没有为少年开脱。只是描述。

但就是这样一段文字,评论瞬间爆炸。

“这是你写的?还是你改编的案件?”

“你是不是有病,在替杀人犯说话?”

“这是你写的?你在洗白杀人犯吗?”

“看着太真实了,像是真的案子。”

“你这语气太冷静了,看得我头皮发麻。”

“我不接受你这种美化暴力的写法,你知不知道被害人有多无辜?”

更多人点进了作者主页,发现她的名字叫“十六岁一枝笔”,除了这个小说,只有极少数回答,风格都偏沉重。

一条是:“你童年最害怕的是什么?”

她写道:

“我小时候怕锁门的声音,咔哒一响,就知道要出事了。”

另一条是:“你怎么看校园暴力?”

她写道:

“它和家庭暴力一样无解,因为它们不被当成暴力,不不过校园暴力连一个‘家’的概念都不肯给你。”

也有人提出不同声音:“你们看清楚了吗?她写的是小说,她甚至没为那个孩子辩护,只是在还原。”

但舆论不是逻辑构成的,而是情绪的洪水。

最热评论变成了:“你小时候是不是也想杀人,所以现在才替这种人说话?”

有人扒出她在三个月前,曾分享过一篇短文,描述一个小女孩因为拿了全年级第一名,被人往课桌里倒了牛奶。文末她写了一句:“她洗干净课桌,再也没考过第一。”

这些细节加起来,让网友们产生了不安。

“她是不是有病?”

“她不是真的在写小说,她是在用别人的故事洗自己的创伤。”

“你是不是也想过杀人?是不是你小时候也有这冲动,所以你写这个故事来安慰自己?”

很快,有人翻到了几年前的帖子截图,说这个ID曾发过一句话:

“有时候我觉得,只要我当时握着剪刀,我的人生可能就会变成另一个方向。”

这条评论被顶上了首页,许多留言涌了上来:

“所以你就是那个潜在的杀人犯咯?”

“你别写小说了,你去看病吧。”

“建议警方介入。”

当晚,关于“少年弑亲小说”的话题冲上热搜。不过有一条评论很快被顶了上来,获得大量点赞:

“大家有没有想过,她从头到尾也没为那个男孩开脱?她只是让你看到他为什么会那样。而你们,第一反应不是理解,而是批评她是不是‘共情错了人’。”

这条评论在热搜榜上停留不到十分钟,就被新的负面舆情压了下去。有人自称是她学校的学生,匿名留言:

“她是我们学校的,我们学校有个女生以前就被霸凌过。她写小说那段时间有一次还被叫家长。”

“听说她爸妈离婚了,她小时候住亲戚家,被打得很严重。”

“她就是那个主角,她写自己呢。”

还有人开始人肉她,发了一张她的照片,说:“看看,这就是那个写‘少年杀人’小说的女生。”照片很模糊,女孩坐在学校花坛边,头发挡住了半张脸。评论里有人骂,也有人心疼。整件事到了这里,本来应该止步于一次争议性的创作,却在第二天清晨翻出了新波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