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奏折送到京城。
他在奏折里面说,斯隆国灭东吕,他击败斯隆国复立曼陀血脉为王,新王愿纳贡称臣,使者已经上路,请京城妥善安置。
东吕国既已称臣,那就是大乾藩国,臣停兵于藩国,助其与斯隆国以战促和。待有定论之后再撤兵回国。
顾道在奏折之中,没有提到雪崩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太过诡异,根本不会有人信。
等他回去再慢慢解释。
但即便如此,顾道的奏折依然没人信。
打死也不信。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相信的,就连皇帝也不信。
“陛下,顾道欺君,请命令钦差李扶风就地捉拿押解回京,听候处置。”兵部尚书高岸愤怒的说道。
这位尚书不是有意针对顾道,就是代表了朝廷大部分人的意见和想法。
纯粹的以为顾道在放屁。
“这等荒诞之谎也敢撒,想来顾道在高原定然战败。没准过两天又来奏折坦诚自己战败。
如此他就有先胜后败的理由,加上京城某些人造势,他不但无过还要有功。”
大理寺少卿皇甫灼把这件事当个故事来编。
温尔雅自然不能不管,吏部员外郎谢安站出来了。
“朝廷重地,皇甫大人何故如此轻佻?顾道乃是为国征战,战绩存疑查证就是。
但在外血战的将士,绝不是你开玩笑的对象。”
谢安义正言辞的说道。
皇甫灼是太子未来岳父,被一个小辈指着鼻子骂轻佻,哪里受得了。
立即恼羞成怒冷笑还嘴:
“呵呵,我编?我看顾道比我还能编。”
“当年炀帝率举国精锐都没做到的事情,他顾道竟然做到了?如果真的战胜,何必鼓动靖节先生给他造势?说什么要接受他的失败?”
“怎么你这小辈拿了他的好处,也要给他造势么?老夫且问你,你相信顾道这奏折所说么?”
这话问的脸谢安的领导温尔雅都心虚。
否则他也不会暗示自己的部下出战,早就出面镇压了。
“我信……”
谁知道谢安对着皇甫灼大声喊道:“我凭什么不信?”
“
炀帝败亡,乃是倒行逆施好大西红乃至天谴,如今我大乾圣主在朝,励精图治,国泰民安。为何不能胜?”
温尔雅一听,好小子,说得好。
你这一套连招出来,皇甫灼定然不敢说什么,否则就是质疑当今陛下了。
谢安真的激动了,他一开始只是完成上官交给自己的任务。可此时澎湃的热血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话不喷不快。
皇甫灼大小正合适。
“皇甫大人,请问蜀中大乱之时,驸马只带两千弱旅,一张圣旨饷银自筹而已,结果收五州之地者何人?收麟州者何人?
顾都督率百战精锐,顺应天命,凭什么不能胜利?还是你不希望大乾胜利?”
这话问的皇甫灼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哪敢希望大乾失败?
温尔雅心说差不多了,赶紧给谢安使眼色,让他收了气势。
可是谢安对温尔雅的暗示,视而不见。
情绪更加激动起来: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是我大乾习惯了失败么,是我大乾习惯了软如无能么?
堂堂大乾官员,怎么就不敢挺起脊梁看看这天下?放胆与这高原一战,与这天下一战?”
温尔雅目瞪口呆,感觉心中某处热血被点燃,挺起脊梁么?
这一刻怒吼的谢安热泪盈眶。
“你们不敢,他敢也不行么?就算他败了,我谢安也认为,他是大乾最硬的那块脊梁。”
谢安喊完噗通一下跪下,把帽子摘掉了。
“陛下,请不要让大乾最硬的这块脊梁,被这些饱食终日,搬弄是非的老狗给压断了。”
吏部尚书温尔雅吸了一口凉气,压住胸中翻腾的热血。
小子你是真能给我惹祸啊。
“谢安,你胡说什么?快把管帽收起来,年轻人瞎激动什么?”温尔雅想要保护这个小子。
“不必了大人,谢安辜负您的栽培和期望。”谢安断然的拒绝了。
他已经做了某种最重要的决定。
“陛下,无论顾都督胜败,臣愿为他麾下一小卒,有朝一日能跟着他打出大乾,试试这天下的锋芒。”
说完谢安把管帽放在地上,重重的一个头磕在下去。
十年寒窗,击败了多少人才成为吏部员
外郎,更难得受吏部尚书温尔雅青眼看中。
这是多少人羡慕,求之不来的运气,假以时日必然是朝廷大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