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83. 望皿城

“王爷!”

商温从城门阶梯侧走上下来,远远地,他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闻声望去,他看见了一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看上去累坏了,额头上全是汗水,她见到商温,似乎很开心,可想起自己这狼狈的样子,有又很紧张,忙擦了擦脸上的汗,可是她几乎全身染满了鲜血,这样一擦,血更是蹭到了脸上,看上去更加狼狈了。

商温的目光继续下移,他看见了她脚边巨大的背篓,染着血的银针,以及燃尽的蜡油,他一下子明白了。

商温一抬步朝她走去。

越近他就越能看清她的厉害。

他的将士被包扎得很好,有的睡了,有的睁着眼在吃东西,却没有一人喊疼,喊痛。

他知道都是这个姑娘的功劳。

“小唐姑娘,谢谢你。”商温是真心实意感谢她的,于是他朝唐茯苓低下了头。商温很少对人低头,他感谢唐茯苓,也敬佩唐茯苓。

头一回收到这么正儿八经的道谢,还是来自心上人的,唐茯苓不好意思极了,手足无措得不知道怎么做。

她害羞得低下头,只剩下手在拼命挥舞:“没关系没关系,将军,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千万别跟我客气!”

“这可不应该,小唐姑娘啊,现在啊,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哟。”刘喜笑着走过来,不忘揶揄唐茯苓。

“对啊,将军!要好好奖励小唐姑娘!”

“小唐姑娘医术高明,都快成我们的军医了!”

“谢谢小唐姑娘!”

或坐或躺的战士们一句接一句,不管是揶揄还是别的话都不难听出他们对她的感激和亲近。

唐茯苓似乎不适应这种被所有人拥簇的场合,声音更小了:“哎呀,你们就别打趣我了,我不过是做了皿城人该做的事儿,你们在外面拿性命保护我们,我们在里头也就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突然,唐茯苓嘴里的话瞬间烟消云散,她脑袋扬起一截。

因为,从她角度能看见,滴答滴答的血珠。

怎么有血?

唐茯苓疑惑地抬头,顺着那只手她看向那个人,却见那人只是淡淡笑着,望着她。

好平静的眼神,好平静的一张脸。

唐茯苓都以为自己看错了,她再低头,仔细看去,只见对方垂落的手掌隐约划过了一道长长的血痕,即便他已经藏下了内侧,即便他面上无任何波澜。

真的有人受伤了!

唐茯苓愣了愣,下意识走上前去捧起商温的手,眼中认真:“你受伤了,必须马上包扎!”

唐茯苓根本没有多想,她从没忘记,在这里她是大夫,看见伤员她就要医治。

可是,瞬间,无数道扎眼地视线投了过来。

而头顶上那人的目光也垂落下来,盯着她。

实在是视线太扎眼,唐茯苓疑惑抬头:“不治吗?”

“治,治!”刘喜大笑。

哎呀,小丫头终于开窍了!

刘喜欣慰极了。

唐茯苓对上刘喜的目光,里面全是趣味和欣慰,顺着他的目光,唐茯苓的目光再次落在商温手上。

她眨了眨眼睛,莫名迟钝。

又抬头,对上商温的视线,眨了眨。

啊!

唐茯苓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事。

她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握住了王爷的手?!

唐茯苓腾地一下脸就红了。

几乎是下意识地,她瞬间放下商温的手,一瞬间变得拘谨起来。

天呐!

她真的没想太多。

商温也没有任何想法,他甚至没有想到那方面去,只是见唐茯苓放开他的手,许是不需要治吧,商温也觉得不需要。他也就淡淡收回了手,掌心一握,似乎藏起来就没有伤口了一样:“不必把药浪费在我身上,还有更需要的人。”

商温说完便转身离去,一点儿不犹豫。

刘喜望着商温的背影,凑过去狠狠拍了一下唐茯苓,恨铁不成钢道:“还以为你要直接表明心迹了,没想到你这个鹌鹑还是不开窍!”

唐茯苓嘴一瘪:“刘大哥,你这话说得。我现在只是个大夫,都说医者父母心,哪有父母占儿女便宜的。”

刘喜闻言低头看了看自己缠了好几层的胳膊,又看了看地上那些受伤的将士,气得一哽:“嘿,你这小丫头,我是帮你,你还搁这占谁便宜呢。”

唐茯苓嘿嘿一笑。

似想到什么,唐茯苓那笑容收敛不少,她垂下头,有几分丧气:“而且,刘大哥,王爷有喜欢的人……”

刘喜诧异看向唐茯苓:“谁说的?”

“昨夜我遇见个姑娘,很漂亮,她跟我讲的。”唐茯苓回道。

却没想到,刘喜只是噗嗤一笑:“傻姑娘,谁说你都信啊?咱们将军那么厉害,那么俊,喜欢他的大有人在,别人怕是扯谎骗你呢。反正我在军营这么些年,还从没听过将军喜欢谁。她说将军喜欢她将军就喜欢她啊,她怎么不说她是鬼?这么鬼话连篇的……”

唐茯苓心里一动,眼睛一抬:“她说了。”

唐茯苓认真的眼神打断了刘喜的笑,“什么?”

唐茯苓回道:“她说,她是鬼。”

刘喜笑不出来了,他沉思片刻:“……看来那姑娘不是鬼话连篇,纯属是脑子不好。”

唐茯苓想起昨夜那姑娘,清冷的月光下,她一双眉弯弯,像弯月一样。她的青丝垂在地面,沙都不舍得将她染脏。

她觉得刘大哥说得不对。

她脑子很好。

她说的话也不像假的。

唐茯苓回眸,望着这些受伤的将士。

如果她的话是真的,如果她真的要伤害王爷,那唐茯苓就会去努力让王爷喜欢上她。

可是,她真的会伤害王爷吗?

唐茯苓想不明白。

*

皿城信奉的水阁,离生命河并不远。

水阁说是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子,亭中央放了半人高的鼎,鼎中插着香烛,而香烛之下全是季稻手中一样的红沙。

而鼎两侧,分别放着两个小鼎,里面盛着清亮的水。

季稻远远望着。

她没有靠近。

季稻亲眼看着自己通行的姑娘将钵中红沙倒入鼎中,又将自己带来的香烛续燃插入鼎中。她才退到外面的蒲团上,一个响头接着一个响头。

“望上天垂怜,保佑皿城无恙。”

“上天慈悲,让我儿平安归来。”

“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