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9. 分家前(九)

“多谢。”梁文宇得知消息后,拉着阿瑶到一旁说了些话。

两人商量一通,准备先离开花楼附近到州桥边上摆摊,刚支起摊子,阿瑶就让梁文宇去他们原先的地方立下牌子告知食客。

周边那些商贩,阿瑶来时有意同他们打好关系,除去碰壁的那位小哥,看摊子上挂出的藩旗和吃食,知道这人来路不明,理应好生相待。

纵然对方明面上有万般为难,可心底还算愿说实话的老实人,抛开他们花银子买消息不说,换做旁人指不定要再多骂上几句。

自昨日花楼店家离去,今早来时路上阿瑶明显感受到周边小摊同她私下说话之人变少,大家与她刻意拉开距离,即便是目光无意中对上也都只是点头微笑后转开。

她估摸时辰,看日出渐升,心想着时日还早打算去趟东市瞧瞧,历来东市物资丰富,巷子紧挨着城中富贵人家门户,物价虽高了些可有时也能捞到品相好价格低的时令果子。

前几次去阿瑶并没看到周边商铺有小木牌立着,闲逛途中眼尖的瞧见一处铺子角落的竹匾上堆着各类稀罕物。

要说是稀罕吃食,倒不如说是一些富贵人家瞧不上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向来不该流入东市,阿瑶蹲下身细看了遍。

巴榄子(扁桃仁)五十文三两

要知道这玩儿在古代即是药材又是消遣果子,普通百姓是想见也见不着的。

竹匾里的扁桃仁外壳颜色匀称大小适中,成熟后的果子会自然裂开,透过缝隙能看到里头果实饱满

“店家,这巴榄子能否给我装一些。”阿瑶挑拣了几颗卖相不错的出来,朝铺子里喊道。

里头出来的是位妇人,她慈目善眉,穿着款式简单的黛蓝褙子,里着一条竹青襦裙:“小姑娘,你自己拿好于我过秤便是。”她眼中透着祥和,伸手整理盘髻,望了望前方出行马车。

东市往来商人并未西市多,此处来往平凡的便是各路富贵人家,每日马车进出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多回。

“看小姑娘模样生的好,不知是那家小姐身边伺候。”妇人未曾见过阿瑶,只当是街上哪户人家新买的仆从。

阿瑶挑好果子递到妇人手边磅上过杆,笑道:“大娘说话真有意思,我不过是个寻常人,做些小买卖傍身。”

“可许配人家?”妇人眼睛毒辣,见阿瑶约莫十五、六七年级。

阿瑶神色一愣,抬头望进对方眼中:“早年许过,半道遭人毁约。”她胡乱瞎编一通。

“我见你样貌好,不如入我家门,做我儿媳可好?”妇人自检着。

阿瑶接过妇人手中果子放入竹篮内,眼神躲闪,看模样不愿回答,她从未料到出门买果子都能让人拉着做媒。

妇人明白阿瑶为难神色,开口道:“你同我说来,我亲自登门与你家中长辈说。”她是真心喜欢,一眼就相中了这小姑娘,料定她儿会喜欢。

眼见对方拉着谈话,阿瑶找了个借口:“大娘,我还赶着回去做生意,您有空可来西市逛逛。”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害怕极了。

回去路上,她心底冒出大娘说的话,见人家铺面与其余几家不同,甚至低调中透露出华丽,妇人身上单看款式简单可料子却是市面上最好的时兴布料,头上首饰虽少,做工件件价格不菲。

一想到家中小叔伯欠下巨款,阿瑶顿时打消念头,静下心来。

她回去时摊子前寻牌子过来的食客等了有一会儿,梁文宇学会了其中打冰技巧,可底料方面还需阿瑶来做。

一来她比较熟悉,二则用料方面能精确把控,对后头食客增多有所感知。

阿瑶新买的巴榄子是炒熟后的,她路上尝了一颗,甘中带甜,很适合放进沙冰中。

她用果酱拌入牛乳中注入冰沙底部,在淋上大颗粒果酱浇头,最后往上头洒下碾碎后的巴榄子,从层次上更加丰富了口感,尤其是附带奶香的巴榄子。

州桥边买冰饮子的商贩更多了,大多都是些水加少量冰的解渴之物,小小一碗少说也要五文钱。

阿瑶低头看了眼自家木牌上写着小份蜜沙冰八文钱,中份十二文,大份十八文。相对比起来,貌似她价格定低了。

不打紧,阿瑶胜在手艺好,哪怕小份蜜沙冰她也能从中获取三文钱利润,小份的琉璃碗浅,一勺冰后就满了,淋上果酱,再在碗边放上几颗冷元子看起来卖相比大碗还要好上几分。

州桥通往两头集市,长长一座桥上,两边都开满了商贩,有撂下扁担靠在一旁休息的农户,还有出来赶热闹的老者和下学堂归家的孩童。

她的沙冰极具吸引过往行人,有几个孩童手中数着铜板回来,眼睛巴巴的望着,奶声奶气说起来:“大姐姐,能否买我们一份。”

看着这些孩子阿瑶想起了家中幼弟,与他们年纪相仿也是到了该上学堂的时候,她盛了几碗特意装得满满的,交到孩子们手中。

“小阿弟,大姐姐想问问你,你们在哪儿读书?”阿瑶走到一旁木桌边坐下。

“嗯,州桥前边有个学堂,里头的夫子是吴县令从外头寻来的,听说是位举人。”孩童慢慢吃着,语气稚嫩。

阿瑶点点头,替孩子们挽起袖口:“大姐姐家中也有位幼弟,想让他同你们一道去学堂读书。”

海氏生阿瑶时伤了身子,两口子没打算再要一个孩子,结果意外怀上了就生了下来,阿瑶与幼弟之间相差了十岁左右。

她心里想着能快些把宅子买下来,这样全家都能住进城里,阿嬷不喜她是真但两个幼弟颇为疼爱,时长有好吃东西带回家分。毕竟男孩还是要读书考取公名的,他们家祖上出过状元,朝代更替由属旁支逐渐落寞,想着还是有些书缘,这也是阿瑶想让幼弟进学堂原因。

等她把生意做大,做广,开了铺子,往后就不用吃苦。

送走孩童,阿瑶难得清闲时刻也便结束了,她走回摊子叫了梁文宇起来帮忙打冰,前阵子想推出的预定份数今日算安排上了,昨日有食客在她这定下二十多碗,要求每种款式各五碗,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