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康元年,六月。
陈蒨死后两个月,局面达成了短暂的平衡,然而零星的试探和斗争还在不断地进行。
陈顼先是干掉了自己的左长史王质,他是王通的弟弟,也是王固的哥哥,王固是新帝的岳父大人,琅琊王氏会支持哪边,不言而喻。
陈顼担任扬州刺史时,王质为仁威将军、骠骑府长史。
以前陈蒨在的时候,安插这么个人没办法,现在还不赶紧找个理由免了他?(注1)
笑话,身边放着这么個眼线,还想不想做大事了?
……
侍中谢嘏被免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谁让他先后跟随的都是萧勃、周迪、陈宝应这些反贼呢。
侯胜北总是容易把嘏这个含义是祝寿福祉的字,看成瑕疵的瑕。
朝中为官,过往经历可不能有瑕疵啊,更不能跟错了人。
散骑常侍、中书令谢哲以原职兼前将军,陈顼招引他为侍中、仁威将军、司徒左长史。
然而谢哲没有拜官。
这就有点尴尬。
门下省眼下是由王氏和陈霸先旧将共同执掌。
虽说侍中一直是王、谢高门世族就任的清贵官职,谢哲大概觉得自己年纪才五十八岁,还不到退休的时候。
他不想让出中书令这个要害职位。
至于接受邀请,担任辅佐陈顼的左长史,这么明显的站队行为,还是算了吧。(注2)
王、谢的立场一致。
由于没有其他适合人选,陈顼只好又重新让谢嘏官复原职。(注3)
他吃了个瘪,再次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威望不足,在朝中还完全不能一言九鼎。
王、谢如此对我,这笔帐记下来了。
……
七月,王固之女立为皇后。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既然已经指望不上了,陈顼只好另想办法。
吴兴沈氏、吴郡的陆张二姓又如何呢?
沈君理,字仲伦。
他娶了陈霸先的长女,地位超然,威望素著,属于必须拉拢到已方的重要人物。
不巧今年沈君理的父亲过世,按例去职。沈君理自请前往荆州迎取灵柩,朝议认为他是在职重臣,不便出境,由其长兄沈君严前往。
待沈君理的父亲下葬后,夺情起复。
一起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
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
再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
前后夺情者三,均不就。
沈君理看来是要注重自家风骨,安心服满三年再复职了。
三年以后,局面也就确定下来了吧。
真是个识时务、懂进退的聪明人。
陈顼觉得要是能够拉拢到此人,即使把自己的长子陈叔宝押上去,也在所不惜。(^-^)
还好沈君理的六弟沈君高,此前担任自己司空府的从事中郎,留有这条关系,与沈氏的合作大门就没有彻底关上。
……
张种,字士苗。
张种少恬静,居处雅正,不妄交游,傍无造请,名声很好。时人为之语曰:“宋称敷、演,梁则卷、充。清虚学尚,种有其风。”
这个敷演可不是那个敷衍,指的是刘宋的吴郡张畅与从兄敷、演、镜齐名。
卷、充则是指萧梁时张稷与族兄充、融、卷俱知名,時云四张。
侯胜北本来只知道江东二张,现在发现名门大族果然人才辈出哪,这就八个了。
张种在侯景之乱时,奉母东奔,得达乡里。
张种当时已经年过五旬,王僧辩看他一把年纪还没有子嗣,就赐之以妾,及居处之具,好让他传宗接代,真是关怀备至。
张种如今已是花甲之龄,为太常卿,沈深虚静,识量宏博,时人皆以为宰相之器。
不过这位宰相之器在无锡任职时,看见有重囚在狱,因为天寒叫他们出来晒太阳,结果重犯趁机跑了……
陈蒨大笑,没有深责,张种就是这样的人物。
这次加张种为领右军将军,未拜。
陈顼觉得要是能够拉拢到此人,即使把自己的次子陈叔陵押上去,也在所不惜。(^-^)
……
碰了许多个钉子之后,陈顼的司徒长史,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袁泌,字文洋。
南梁吴郡太守袁君正之弟,新除尚书左仆射袁枢和中书侍郎、直侍中省袁宪的叔父。
阳夏袁氏。
陈顼以袁泌为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
侯胜北不知道陈顼是通过什么办法,不过袁泌总算是答应就任了。
他自己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程文季出任临海太守,其父程灵洗任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郢州刺史,程文季协助镇守郢州。
萧摩诃自从侯安都被赐死后,一直不得意,未获升迁。
这两位朋友一时不得见面,侯胜北也不想把他们卷入进来。
虽然以侯胜北的年龄资历,人微言轻,与重臣宿将们根本搭不上话。
不过有些人却是可以接触的。
那是阿父给他留下的人脉财富。
在经过筛选之后,一个名字跃入眼帘。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陆氏。
侯安都讨伐留异,陆山才率始兴王陈伯茂的兵马相随。
回朝之后,改任散骑常侍、度支尚书。
陈顼南征周迪,以陆山才为军司。
周迪平定,陆山才回朝,恢复本职。
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讨伐陈宝应,陆山才以本官至会稽,指授方略。
然而还朝之后,他因侍宴与蔡景历言语过差,坐罪为有司所奏,免官。
寻授散骑常侍,迁云旗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陆山才曾为周文育长史,当年被熊昙朗所擒送往北齐,得侯安都相救得免于难。
且与陈顼有旧。
陆山才少年时为人倜傥,好尚文史,范阳张缵,缵弟张绾,并钦重之。
范阳张氏,留侯张良之后。
顺便多说一句,张氏兄弟为梁车骑将军张弘策之子。他们还有个妹妹,嫁给了现在江陵的伪帝萧岿为皇后,将来要是生个女儿,说不定也会做皇后吧……
侯胜北是和陆琼、陆琰、陆瑜三位一起前去拜访陆山才的。
陆琼,字伯玉,司徒左西掾。
陆琰,字温玉,安成王长史。
陆瑜,字干玉,安成王行参军。
陆琼自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
大同末年,其父陆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受敕召见,陆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武帝甚异之。
对了,其父陆云公就是侯安都教训儿子,九岁的时候就能读《汉书》的那位。
父子皆是神童。
永定中,州举秀才,陆琼中选。累迁新安**学,掌东宫管记。
陈顼任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向他推荐了陆琼。
侯胜北见到这位神童,很是结交了一番。
陆琰是陆琼的从父弟。陈蒨引置左右,尝使制《刀铭》,陆琰援笔即成,无所点窜,得赐衣一袭。
陆琰二十岁出头即兼通直散骑常侍,为琅琊王厚的副使聘齐。
到了邺城,王厚病卒,陆琰自为使主,风神韶亮,占对闲敏,北齐的士大夫甚倾心焉。
陆琰回朝之后,为新安王主簿,也被陈顼挖了墙角。
为什么新安王的墙角这么好挖呢。
新安王陈伯固,陈蒨第五子,生而龟胸,目通精扬白,就是斜眼翻白,形状眇小,是个不受待见的孩子。
陆瑜也是州举秀才。
他幼长读书,昼夜不废,聪敏强记,一览无复遗失。受《庄》、《老》于周弘正,学《成实论》于僧滔法师,并通大旨,乃是佛道儒三教并修的人物。
陆瑜与兄长陆琰,时人比之二应,即三国时曹魏应玚、应璩兄弟。
等到见面的时候,陆山才已经是卧病在床。
看着侯胜北和三位同族联袂而来,陆山才很快明白了什么。
“我们吴郡陆氏一族,已经决定站在安成王这边了吗?安成王收容故侯司空家的儿子,这是想要……”
陆山才没有要眼前这几个年轻人回答的意思,苦笑道:“可惜我命不久矣,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我儿陆昉任上虞令,我自会叮嘱于他。”(注4)
他思考片刻,又道:“我和韩子高曾先后任东阳太守,他麾下多有我的旧部,你们要是觉得用得上,那也不必客气。”(注5)
陈顼终于获得了一家江左大姓的投靠。
虽然陆山才是重病指望不上了。上虞令陆昉,以及韩子高的部下,该怎么利用他们呢?
……
另一个病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局势。
侯胜北从陆山才处回到建康之后,去探望了周宝安。
只见他年未三旬,竟然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眼看熬不过今年的样子。
周宝安把十三岁的儿子周辟拉到床边,让侯叔叔今后多加看顾。
侯胜北答应了。
两人的父亲在时,都是陈霸先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侯胜北和周宝安从本来彼此看不顺眼,闹过矛盾。一起经历了父辈被俘、入国子学成为同学,又上战场成为同袍。
只是现在一个仍然朝气蓬勃,来日不可限量;另一个却眼看就要跟随旧主逝去。
人生短短数十载,侯胜北不禁发出世事盛衰无常,如梦泡影的感叹。
等左卫将军的位置空出来,各方势力又要争夺一番了吧。
……
侯胜北在探望病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