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8.少康酒肆

这几日,平君忙着谈生意,终于是和采繁布坊的老板约定了代售手工织品的范围和价格,心情大好。

或许,一个人的自信从挣钱开始。

病已也没闲着,他把东市逛了个遍,没想到,今日居然还遇上了杜家的三公子杜佗。

他站在一家酒铺之外,是杜佗看见得他。

“殿下,进去喝一杯?”杜佗走出来,热情地招呼他。

病已本身年岁尚轻,没有饮过酒,前两天在温室殿初尝葡萄酒的味道,觉得自己实在是欣赏不来。

这家酒肆气派非凡,来往客人络绎不绝,病已抬头,见这里的招牌写得正是“少康酒肆”。

他先是回绝了杜佗的邀请,又感慨道:“这里真是热闹。”

杜佗也不强求,病已不喝,他就提起手中的酒壶自己灌了一口:“朝廷只许官家经营酒酿,这里当然热闹了。”

先帝在位时期连年征战,国库虚空,桑弘羊便出了个盐铁酒官营的点子,这政策延续至今。

但病已想,自杜少康始,人们以酒作乐、浇愁的需求不断发展,要不是前几十年朝廷征战的需求,老百姓们酿酒喝酒的文化也不至于被生生断去一半。

如今,要是东市能多开上几家酒铺,整个市场一定会更加热闹,老板姓还能多得了一个糊口的生计,实在是大大的好事。

“病已!”

病已正想着,平君就从街角跑过来冲他喊了一嗓子,笑道:“你居然偷喝酒酿,我回去得告诉张公。”

病已哭笑不得:“你向张公告状?那你又是为何和我一同来了东市,你如何解释,恐怕也少不了许大人的责罚。”

“开玩笑的。”许平君拿着一张麻布得意地在病已面前晃了晃:“我已经和姜老板谈好了,今日我心情大好,你想吃想喝什么,我可以请你一顿,喝酒也无妨!”

平君眉目灵动,神采飞扬,病已觉得,就算是街市上五颜六色的旌旗,也比不上她的神色灿烂。

他顿时很想知道,平君拿着自己挣的钱,都会想去干什么事?她会更加欣喜若狂?会给许婶买个暖炉?还是去买她说过喜欢的那枝步摇玉钗?

“许姑娘。”酒肆二楼的房间里传出来一个男声:“你们上来坐坐?”

平君抬头,见正是刘贺在同他们几个打招呼,他笑得憨憨的样子,却有种不容拒绝的威严。

不过,平君心想,自己前几日得了刘贺的帮助,既然遇到了,总该认真道个谢。

三个人便一起进了二楼的雅间,刘贺正坐在窗边,摆弄手里的酒杯酒盏。

他看了看三人,邀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随即为三人倒满了酒。

病已作了一揖,道:“皇叔,我和平君喝不了酒。”

“怎么,请你喝酒,得用陛下的面子才行吗?”刘贺不满得瞪了病已一眼,却是温声对平君解释:“许姑娘,我这酒不烈,喝点无妨。”

刘贺比病已只年长一岁余,行起事来随性而至,并不像病已那般拘谨。

说来他们的成长环境,也难怪如此。

但平君对于刘贺对待病已的态度颇为不满,她拉着病已坐好,便端起桌上的酒杯向着刘贺说道:“病已不过是怕我喝不惯罢了,既然殿下说这酒但喝无妨,那我便喝了,也是我借花献佛,感谢殿下前几日为我医治手伤。”

说完,平君一口将杯中酒饮尽,病已想提醒她别呛着也没来得及。

倒是平君,虽然一时喝得太快喉咙确实有些辣,但酒香回甘在口齿之间,还弥漫了一股果香,倒是令人回味无穷。

“真的好喝!”她眼睛睁得大大的,凑近酒杯闻了闻残留的酒香,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做的?我似乎吃出了柿子的味道,还有另外一种甜味,那是什么?”

杜佗早已将酒一饮而尽,他觉得这酒的酒味欠缺了一些,但果味与酒味确实做了很好的融合,不同于浇愁的酒,这酒很适合与人小酌。

病已一边看着刘贺不满的表情,一边看着平君惊喜的表情,也将信将疑地抿了一口,抿完这一口,他就继续将杯中的酒都喝了个光。

刘贺得意地笑了:“许姑娘果然有品味。”

说完,他先是斜眼瞟了病已一眼,继而接着说道:“这果酒可是本王为了陛下特意选酿的,既不会伤身,又能帮陛下解闷。姑娘说的另一种甜,来自于安石榴,是当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东西,味甜且解酒,本王特命人与酒酿在一起,就是想看看这酿出来的酒风味如何。”

“殿下对入肚之物,可真是研究有道。”平君夸赞。

刘贺却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他清了清嗓子,转头对病已说:“陛下年纪尚轻,居然已经喜欢上了饮酒,病已,你不觉得我等应当为君分忧,为陛下的龙体着想?”

“原来皇叔有此打算,是病已思虑过偏了。”病已听出他语气中的不满,连忙赔罪。

刘贺也不在乎,轻轻叹了口气:“但所谓三生万物,这配酒的果子,还得需加上一味,才能有真正的醇香,你们三个,有什么建议?”

杜佗连忙摆手:“我只会吃,试个味道还行,给建议……实在想不出来。”

病已也是毫无思路。

只有平君端着酒杯认真嗅着味道,她经常帮母亲做饭菜,自然也熟悉食材经过各种处理后可能发生的变化,窗外的秋风持续吹拂着,就是这秋风中的一点寒意,让她有了主意。

“用梨吧,梨温润,最适合这秋冬时节,长安附近有极好的梨园。”

刘贺其实也有此想法,梨是应季的当地水果,味道与性质也与柿子与安石榴相配,但没想到平君居然和他所想一致,他双手一拍:“好主意,本王就用梨试试。我会命人这几日加快调配,自己也会盯着,但酿酒与食材配比之事还需慢慢考究,过几日本王就要返回封地,剩下的,可劳烦你们几位负责了?”

杜佗倒是无所谓,平君和病已,自欣然应允。

刘贺点点头:“那便好,这酒肆归少府管,交给你们,也确实方便。”

病已不禁对他这位皇叔刮目相看,原以为的吊儿郎当,实际上心思却很是细腻。

几人再聊了几句,多是些长安与昌邑国的风俗习惯,分别前,刘贺才将负责酒肆的汤官丞董行介绍给病已认识。

董行当然听过皇曾孙的名号,加上刘贺的引荐,自然对病已很客气。

时间不早,病已与平君要赶紧回掖庭了,出了东市又走了两条大街,两人在路口与杜佗分别。

但一顶官家的编舆横在街道上,走在前头开路的小厮颐指气使地要求百姓为编舆让道引来了他们的关注。

平君首先发表了想法:“这是谁家的车舆,这么大架子?”

“这你都不知道?”杜佗略微不屑:“这是桑弘羊桑大人的舆,看他这样子,莫不是在霍大将军那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