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第二十四天

闻从音要的几样药材,耿序都托人买来了,下了班后,她就带着耿序跟两个孩子忙着做药材。药材要加工成粉末必须经过晒干烘烤才能磨成粉。赶上天公作美,接连几天,岛上天气都放晴,难得的好天气,几天下来,那些药材才能拿回家磨粉。

家里人前后忙活,总算是在正月十五之前,把几样药材都做好,闻从音还贴上了药方名,备注上如何服用,对症什么病症。

葛大姐瞧着她在那边一顿写,都不禁感叹,“老耿娶你这媳妇算是娶着了,瞧瞧这么些药材,难为你还能这么有心想的这么周到。”

“也不能这么说,都是相互的。”闻从音写完备注,笑道:“方云姐给我们送了那么些东西,连给孩子都买了,我们这边上点心,帮点忙,不是应该的嘛。”

"那可未必,有些人,你对他再好,人家照样觉得应该的。"

葛大姐说到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些许怨气。

她抱怨道:“你不知道,我们家老赵给老家每个月都打钱,他老家倒好,从没见过有回送什么东西的。咱们也不是说图人家送什么值钱的,就是送些家里的特产也好啊,回回就知道写信,写信。”

闻从音听出葛大姐话语里的怨气,并不点评,她笑着岔开话题,道:“葛大姐,明天早上咱们什么时候约着去集会上?”

葛大姐说到集会,立刻忘了刚才的事,她兴奋地说起去年集会上有什么东西。

岛上远离内地,军区对军民私下交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公社的大集,那就更没有加以管束。

毕竟岛上不同陆地,很多东西都买不到,你不让军属跟当地老百姓交易,上哪里买去,供销社又不是什么货色都有。

“去年我们家买了几瓶米酒,老赵喜欢的跟什么似的,还别说,这地方自己酿的酒是真甜,还有,公社那边很多人也卖海货,你要是想买什么虾米、鱼干,明天集会上准有。”

耿向阳跟赵丽娜两个孩子都跟着听得津津有味。

包裹闻从音特地多花了钱,加快,她除了寄了些药材,还从供销社那边买了饼干糖果奶粉一并寄过去。但即便是加快,到达哈尔滨农场那边也花了十来天。

这天,方云才从农场劳作回来,刚回到宿舍,农场负责人就提溜着几个包裹过来,把一个厚实的包裹搁在方云她们宿舍跟前。“方云,你的包裹,闽那边来的。”

听到是闽省来的,方云眼里露出喜色,对负责人道了谢,她室友带着她女儿出来,好奇地探头看了一眼,“这什么东西,你弟弟给你寄什么来了?”

“妈妈。”方云女儿方华瞧见母亲回来,小碎步朝母亲跑过来,要抱着母亲,可身上穿的衣服实在太臃肿,没跑几步就摔了。

方云忙过去扶起女儿,仔细地查看了下手脚,“没事吧,没摔疼吧。”

“没有。”方华摇摇头,小脸上左右冻得高原红,留着鼻涕,吸溜着,她想抬起袖子擦掉,方云看不过去,从口袋里掏出手绢,结果一看,自己的手绢也早就弄脏了。

哈尔滨冬日严寒,即便是黑土地也冻得梆硬,她们今天去农场主要是去扒地里去年没收割的豆子。

去年年底,大雪突如其来,偏偏赶上上面领导呼吁什么用小镰刀战胜收割机,但人力哪里比得上机械,随着暴风雪下的越来越大,上面总算下达指示,允许使用收割机。但已经为时已晚,庄稼上都下满了雪,几乎冻上了,收割机这会子再下去,那也割不动那些冰雪。人力在这个时候却总算战胜了收割机了,收割机下不去,但人可以啊,横竖冬日里没别的活计,领导一拍板,直接让农场知青下田扒地去。

要不然,这会子还没开春呢,方云何必下田地干活。

“方云姐,用我的吧。”室友小刘体贴地拿出自己的手绢。方云怪不好意思地拿过,“那我回头帮你洗干净。”“没事,不急。”小刘笑着说道,“你快看看包裹里是什么东西,要是有好吃的,咱们今晚可能美餐一顿了。”

小刘说这句话并不是不见外。

来北大荒这边开垦的知青无论来这地方之前是哪个城市的,到了这冰天雪地,都会自觉地拧成 根绳,知青们有什么好吃的 起分享着吃,谁要是家里有事,也会搭把手。

小刘家里是安徽的,先前家里寄了板鸭过来,也分了方云母女俩一起吃。平日里,方云没时间带闺女的时候,更是小刘跟其他几个女知青捎带手帮忙看着的。如若不是如此,以方云自己一个人,怎么能又工作又带孩子。

她笑着给闺女擦了擦鼻子,这才拿了煎刀拆开包裹。

拿包裹的时候,方云就有预感,这包裹里的东西绝对不少,可等拆开后,她还是震住了。“这么多东西?”小刘惊讶地张大嘴巴。

“妈,糖,糖!”方华到底是孩子,瞧见那一大包糖果,眼睛一亮,一下扑了上去,嘴巴啃在糖果袋子外面。

小华,别闹,让妈妈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方云把女儿抱到 旁,急忙拆开里面一个报纸包裏着的盒子,等把盒子打开,里面一包包包装的整整齐齐的药粉,上面细细地写清楚的用法、病症,让方云心里更是错愕跟惊喜。

“好多药,方云姐,这可太好了!”小刘看到药粉,比看到吃喝还激动。

方云拿起那些药粉,一包包地看,除了药粉,还有药油,主要是治疗跌打骨伤的。

在这些东西之外,另外有一封信。

她拆开信封,信是闻从音写的,她先感谢了方云送的那些东西,然后介绍了下自己,并且把药的事说了一遍,还说了如果方云有需要别的药物,可以发电报来,她这边会想辦法。

瞧着这封信,方云眼眶一红,鼻子发酸。

她吸了吸鼻子,将信折起来,"小刘,咱们可算不用担心生病了,昨天安红不是咳嗽吗?我看这边正好有咳嗽药,你给她拿过去,让她试试对不对症。"

小刘有些惊喜,但又有些迟疑,“方云姐,这些药是你亲戚好不容易弄来的,给安红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我不看僧面看佛面,安红跟我虽然不熟,可我跟你熟啊,”方云拍了下小刘的胳膊,“他是你对象,就是我妹夫,赶紧别客气,把药给他送过去,这咳嗽可不是小毛病,可别落下病

根。”

“诶!”小刘高兴地答应下来,拿了一包咳嗽药,不好意思地裹着围巾出去了。

方云给孩子喂了一颗糖,找出小孩感冒药,倒了一杯热水喂了孩子喝下。

“妈,这药喝起来甜甜的。”方华本来还有些抗拒,可尝到药的滋味后,却眼睛一亮,主动抱着水杯喝起来。

方云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抱紧闺女,“甜甜的才好,这药是小闻阿姨给你做的,你知道吗?小闻阿姨就是你耿叔叔的媳妇。”

"那小闻阿姨为什么给咱们寄药?”方华好奇地问道,“她怎么知道小华生病了呢?"方云笑了下,“因为阿姨是个好人啊。”

被认为是好人的闻从音,此时此刻却被陈彩兰挂在嘴里,成了笑话。

陈彩兰作为医院行政部的领导,活轻松的不行,因此,即便是上班时间,她也经常在外面跟人说闲话。

这不,葛大姐跟孙大姐两人寻思着上山去挖冬笋、葛根回来,两人收获满满,才下山,就碰到陈彩兰跟陈姝彤几人在那边说闲话。

瞧见她们回来,陈彩兰还丢下瓜子皮,故意抬高音量,“哎呦,你们都不知道,那闻从音在医院哪里是当医生,分明就是给人打杂的。”

葛大姐听见这话,本不想搭理陈彩兰,想回家去收拾冬笋。那陈姝彤却笑道:“真的,你们别不信,不是彩兰姐自己看到,我们也看得真真的,那闻从音天天给人打水,哎呦,可怜的,要我说,咱们干不了人家那活,何必厚着脸皮赖在医院里面呢。”

“你们说什么呢!”

葛大姐忍不住了,把背篓丢下,冲着陈彩兰、陈姝彤两人发火,“说谁是打杂,干粗活的?!”

陈彩兰道:“葛大姐,干你什么事啊,你这么激动。我们又没有说瞎话,说的都是实话。”

“什么实话,天天就知道背后说人。”葛大姐可不给陈彩兰留面子,“说人干不了暗那活,也总比你们两个现在上班时间还溜出来的强。”

陈彩兰脸上挂不住了。

陈姝彤不满道:“谁说我们溜出来的,这不是医院那边没活吗?”“没活?没活就能出来,那怎么不见其他人也跟着跑出来?”葛大姐却不是好糊弄的,叉着腰质问道。

陈姝彤还想说什么,被陈彩兰扯了扯袖子,使了个眼神,两人这才前后走了。

“什么人啊这是。”葛大姐甩甩袖套,满脸的鄙夷。孙大姐道:“葛妹子,算了,跟她们吵不完,她们俩谁不知道出了名的嘴碎。”

“那也得吵,整天就知道背后说人,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葛大姐说道:“小闻刚去医院,就算帮人打杂干点儿活,有什么大不了的,有必要拿出来说嘴笑话吗?还打水,打水怎么了,她们俩,要是

别人不打水,能喝的到水吗?"

闻从音还不知道葛大姐为了自己怒怼了陈彩兰两人。

她下了班,照例带着耿向阳跟赵丽娜回家,赵丽娜手里还多了一本连环画,这是间从音从供销社买给她的,是地道战的连环画,即便是以闻从音这个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年代的连环画作品也不差。

“丽娜,有人跟你借书看吗?”闻从音牵着丽娜的手,呼出白气,询问道。

赵丽娜摇了摇头,她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闻从音劝不动她回家,让她出去跟其他小孩玩,她也不感兴趣,只好把孩子从头到脚都裹起来,此时赵丽娜只露出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外面。

向阳道:“婶子,她不是没人跟她借,是大家不敢跟她借。”

赵丽娜急了,瞪了他一眼,眼睛凶凶的。向阳吐了吐舌头,笑嘻嘻道:"我说的是实话。"

“真的?”闻从音低头问赵丽娜。

赵丽娜垂下眼皮,睫毛颤了颤,又不安地抬起眼睛偷偷看闻从音,在对上闻从音的视线时,她低下头,脸上露出愧疚不安,“我、我想跟她们分享的,可她们不敢。”

“你黑着脸,谁敢啊。”耿向阳耿直地说道。赵丽娜气得握拳,瞪眼看着他。如果她这时候没有带着围巾,手套,跟个小毛球似的,或许会

更有杀伤力。

“是这样吗,没关系。”闻从音摸摸赵丽娜的脑袋,"咱们自己看也好,这连环画好不好看?"

赵丽娜有些错愕,然后露出笑意,点点头,“好看。”

“你看得懂那些字吗?”闻从音问道。赵丽娜摇头:“有些字不懂,但看图片能懂大概意思。”

闻从音有些吃惊。

连环画虽然没什么生僻字,可对于一个六岁没上过小学的小孩来说,能看懂也很聪明了。

她点头,道:“那等你看完,小姨再给你买新的,向阳,你有没有要看的连环画?”

耿向阳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婶子,能把连环画换成枪吗?”

“啊?”闻从音第一反应都愣住了。

耿向阳比划道:“陈小胖他爸给他做了一把木枪,我也想要一把。”

"那这事得拜托你叔叔。"闻从音说道, "回头咱们跟他要去。"

正好,她还能催催那些家具的进度。

她急需一个书架、书桌,两个孩子屋里也可以打个那种有书柜的书桌。

耿序晚上听了她的话后,脸上露出思索神色:"木料我已经托人去买了,你要那书桌什么样的?"

闻从音拿手比划,“就是下面是书桌,上面是三列书架这种,这样孩子将来的书也能往上面放,还不用再多打个书柜。”

“这样的?”耿序拿出纸笔,拿了一本书放在纸后,他手里握着笔,飞快地画出一个模型。不过寥寥几笔,居然就精准地把闻从音要的那种书桌样式给画出来了。

闻从音嘴巴张大,几乎能塞进一颗鸡蛋,她呆滞地看着耿序,“你、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

“这种书桌,国外早就有了。”耿序淡淡笑着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很简单,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闻从音想了想,道:“这两个书桌宽度大点儿,这样才能够放很多七零八碎的东西,除此之外,要有两个抽屉,另外,这地方有个架子,可以放腿。”

耿序嗯了一声,直接在原图上做了修改,还把桌子高度,柜子每一格宽度都标注了出来。闻从音看了看那些数据,她忍不住看耿序,实在好奇耿序过去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连这都会。书柜宽度、深度、高度这些数据,若非是内行人,又或者是有经验的人,一般人都不懂。但耿序列出来的数据,就连闻从音都觉得没什么好挑剔的。

“暂时就先这样吧,等木材到了,我找人来家里帮忙做。”耿序把钢笔合上,突然问道:“过几天天气就开始回暖了,你想不想在家里打一口井?”

???

还有这等好事!

闻从音立刻坐起身来,大声道:“要,必须要,肯定得要!”

闻从音丝毫没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多大,直到隔壁家里葛大姐调侃的声音传来,“小闻啊,大半夜的你喊什么呢。”

闻从音愣了下后,从脖子爆红到耳根。

她一头扎进枕头里,装死不吭声,隔壁那边传来几声叽咕的笑声,耿序闷笑了一声,闻从音憋不住,抬手给了他一拳头,压低声音,“你笑什么。”

“没什么,就是没想到一口井都能让你这么激动。”

耿序眼神带着揶揄。

闻从音心里那叫一个无奈,但凡有个人跟她一样,尝试过在家里上厕所,没水还得去跟隔壁借水冲厕所,都会迫切地需要一口井的!何况家里有井的话,以后在家里洗澡也方便不少。

之前每次要洗澡,都得让耿序去打水回来,碰上耿序不在,就得拜托隔壁永志兄弟俩帮忙。虽然人家很乐意,自己也会给些零食给他们作为报答,但长期下来,实在太麻烦了。

习惯了现代社会的方便,闻从音这些日子真的是在慢慢适应。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闻从音出门,就被隔壁葛大姐揶揄地看了一眼。葛大姐调侃道:"小闻,你们家昨晚上动静不小啊。"闻从音脸上爆红,她解释道:“葛大姐,我们是在商量打井的事!”

他们俩现在还是清清白白的!

“是嘛?嗨,我又没收别的,你这么害羞干什么。”葛大姐撞了撞闻从音的胳膊,调侃道:“新婚夫妻激动点儿,应该的。”

不。

闻从音闭了闭眼。她深吸一口气,算了,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是越描越黑。

“不过,小闻,你在医院上班,还适应吗?”葛大姐关心地问道。闻从音道:“适应啊,有什么不适应的。”

最近这些日子,张海彻底老实了,周世川见她已经有独立开方子的能力,早就放权让她看病人。闻从音对看病开方这种生活实在太熟悉了,以至于有时候还有些错觉,自己还活在21世纪。

“这样啊,那就好。”

葛大姐看她满脸精神抖擞,便把要说出来的话咽了回去。把陈彩兰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说出来,无非也就是把人气到了而已。

赵丽娜把葛大姐脸色的变化看在眼里。

她等闻从音要去上班的时候,故意放慢脚步,对闻从音道:“小姨,你先去医院吧,我要上厕所。”"那行,你出门的时候把门带上。"闻从音说道。

赵丽娜乖巧点头

闻从音走了一会儿,葛大姐在家忙活着洗衣服,就听见隔壁有动静,她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赵丽娜趴在墙头上,眼睛盯着她。"哎哟,吓死我了,丽娜,你不是跟你小姨去医院了吗?怎么在这里?"

葛大姐双手擦着围裙,起身过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