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20. 收摊数钱

好在夜市到了最后也不剩什么人了,柳金枝干脆陪潘琅寰坐着,直到他慢条斯理吃完了,才送他离开。

因为是第一次赚快钱,柳金枝又忐忑又兴奋,想着这要是满打满算吃上一个月,她都能去盘一个和蔡氏饭馆差不多的铺子了。

可惜的是,在交谈过程中潘琅寰说他平日里生意繁忙,没有太多私人时间,一个月顶多来吃个三四次。

快速盘铺面的梦想破灭,柳金枝叹着气送走潘琅寰。

她这辈子就是得勤勤恳恳赚钱的命。

好在今夜所得颇为可观,一家三口再加上新加入的杜卫,四人赶忙租了辆驴车坐回采莲胡同。

回家数钱!

因为杜卫曾经雪中送炭,柳金枝信得过他的人品,所以让柳霄总账的时候也没避着他。

于是四个人围着一方小桌,中间点了一盏煤油灯,就着跳跃着的烛光,一枚铜板一枚铜板的数,柳霄就在哪儿一个算珠接一个算珠的拨。

清脆悦耳的算珠碰撞声足足响了一刻钟才停下。

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柳霄。

柳金枝问:“算出来了?多少?”

“算出来了。”

柳霄大手一挥,把所有算珠抹平,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你们要不预估一下?”

“哎呀,估个屁!”柳金枝急躁起来可再不温柔小意,急忙催促,“快说快说。”

月牙也催他:“哥,你就别卖关子了!”

柳霄嘴角忍不住翘起,给他们比了个数,语气压的低低的,却仍掩盖不住兴奋。

“除却成本,咱们今天净赚二两并四百九十八文!”

“啊啊啊啊!”

月牙一下子从座位上窜起来大声尖叫,激动的小脸通红,连话都不会说了。

柳金枝也不可思议地捂住了嘴巴。

知道夜市比早市赚,没想到能多赚这么多啊!

虽然其中的二两银子是潘琅寰给的赏钱,但余下的数额也十分可观了。

柳金枝喜的心跳如雷,却也没忘了去自己屋子,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只硕大的高粱酒坛子抱来。

揪开封口盖子后,柳金枝只让柳霄留了一两银子在手头,预备着支付后续费用,剩余的统统放进这个坛子里,再重新盖上盖子。

“阿姐这是做什么?”月牙问。

“这就是我们的存钱罐。”柳金枝笑道,“咱们就这么一点点攒钱,等到这个坛子攒到一半,我们就能盘个铺面。等到这个攒满,说不定我们就能开个酒楼。”

这个梦想太大了,却又太吸引人了。

柳霄和月牙的目光落在坛子上,眼眸中充满着小心翼翼的希望。

坛子什么时候才能攒满呢?

不知道。

但如果能每天守着坛子一点点变满,总觉得生活就变得有盼头多了。

“东家,少东家,恭喜啊。”

杜卫在一边给三人道喜,看样子是真心实意为柳金枝高兴。

但是柳金枝拉着他笑道:“给我们道喜,也要给你道喜!我们赚得银子里也有你的一份儿。”

“我?”杜卫一愣。

“是啊,赶明儿我就让柳霄拟个文书出来,每月该支付你多少,你每送一趟吃食能分多少,都写出来,你就知道了。”

柳金枝没做过管理,就直接借鉴了现代火锅店的管理模式。

给员工分红、工资,像杜卫有时候要兼职外卖小哥,那就按照外面小哥一单一结。

总之一句话,不能给自己的001号员工吃亏!

杜卫怔怔地看向柳霄,像是被一个惊喜砸懵了头,需要找人确认。

柳霄笑着向他点点头,道:“我阿姐从不会骗人,她说要给你的,就一定会给你,晚间我就给你拟文书。”

杜卫艰难地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喉咙哽咽着,只余下几声破碎的呜咽。

月牙主动走过来拉住杜卫的手,道:“杜哥哥,你以后就把这儿当作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杜卫擦着眼泪,却只会说谢谢。

因为除了这两个字,其余所有的话都显得那么苍白。

柳金枝笑道:“不要哭,我们以后还能过的更好。”

“是啊,阿姐,我看今天食摊上很多食客都喜欢卤狮头鹅,咱们不如再去买两只鹅回来,提早卤好了明天再去卖。”柳霄提议。

“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就怕遇上黑心肝的遭了他们的道。”柳金枝道。

汴京城里人多,赚银子的机会多,自然奸商也多。

这些奸商会以次充好,更甚者会直接卖你假货。

《武林旧事》是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一本杂史,其中就记载了汴京城内假货横行的现象——

“又有买卖物货,以伪易真,至以纸为衣,铜铅为金银,土木为香药……”

《癸辛杂识》里又记载了宋朝奸商,用马肉充当鹿肉,为了使肉的味道相近,甚至还把病马肉卖进土中几个时辰,再挖出来用大量香料去味,散卖给汴京城内的食客们。

轻则害人腹泻,重则害人呕吐三天三夜不止,命都险些去了一条。

更别提还有敢卖假药给官员的。

只要有利益,这些假货就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柳金枝以后想做长远生意,自然要保证货源干净又稳定,可偏偏禽畜类又是最爱得病的。

万一她花了钱,却买回来一堆病鹅、瘟鸡,不仅赔了银子,还得赔了招牌。

可是在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要从偌大的汴京城内找一处靠得住的养殖场着实不易。

柳金枝颇为头疼。

杜卫在此时擦干了眼泪,一抽一抽地说:“东、东家,我知道哪家养殖场最好。”

相比于柳霄和月牙受困于郑氏药材铺,杜卫却常年游走于整个汴京城。

今日替这家做工,明日替那家卖梨。

零零散散地赚得一些辛苦钱回家奉养病母。

所以他是最清楚汴京城内哪些地方干净,哪些地方龌龊的。

“哪儿?”柳金枝问。

“就在南熏门附近,有个王氏养殖场。东家人很好,守信,大方。我去哪儿做过一次短工,瞧他们给鸡鸭鹅喂的都是好豆子,人都可以抓两把吃。”

杜卫说。

“好。”柳金枝信任杜卫,一拍手,“明日带够银子,咱们去这个养殖场看看。”

定好计划之后,四个人各有分工。

第二天一早,柳霄带钱,杜卫带路,柳金枝跟着他俩一起去南熏门考察,月牙则留守在家,等候凿河冰的跛子送冰上门。

他们住在新曹门在汴京城的东边,南熏门在汴京城的北边,算起来两个地方隔得不远。

坐着驴车约莫小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下了车,杜卫领头走在前头。

因为太早,一路上没见着什么人影,只有路边卖朝食的正在忙忙碌碌。

柳金枝给柳霄、杜卫两个一人买了个索饼,边吃边往王氏养殖场走。

因为养殖场里头鸡鸭鹅都有,拉的屎堆在一起能臭的熏天,所以这种养殖场一般会建在离人群居所稍远一些的地方。

三个人就越走越偏,待到出了城,又往南走,快过了养象所才停下脚步。

柳金枝擦了把汗,隐约闻到了空气中传来的,专属于禽畜类的臭味儿,不由松了口气。

总算是到了。

赶忙整理好发丝、衣裳,登门拜访。

这养殖场的东家名唤王志环,生的圆胖身材,穿着一身油光水滑的黄鼠狼皮毛大氅,把个人包的圆滚滚的,再加上他一双笑眼,看起来便觉得十分忠厚老实。

听闻柳金枝是特意登门来谈生意的,赶忙就把人往迎了进去,奉上一盏茶,双方坐着谈生意。

不过柳金枝不太喜欢这类谈法,交流过后,又把地方挪去了禽畜院子里。

柳金枝和王志环在前边走着,柳霄和杜卫在身后跟着。

王志环给柳金枝介绍道:“柳娘子请看,这里便是我们王氏的禽畜院子。鸡、鸭、鹅、猪都有。就是不知道娘子要什么?”

柳金枝顺着王志环的介绍走近一看。

院子里的鸡鸭鹅笼子上下三行码成一排,占满了内院三面墙。

似是对陌生人的到访有些好奇,这些鸡鸭鹅们顶着绿豆大小的眼睛,伸着脑袋探来探去,咯咯咯,喔喔喔的叫个不停。

柳金枝道:“东家,我们是做食饭生意的,这些鸡鸭鹅自然是什么都要一点。”

“哦,原来是这样。”

王志环没少和食贩们打交道,已经轻车熟路,便道:

“旁的我不敢说,但有一点我敢打包票。就是我院子里的鸡鸭鹅,肉质都是最上乘的。只因我们都喂他们上好的饲料,喝最清甜的泉水。自然,这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lwxs6.cc】